医院感染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简述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是一、标准预防的措施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的。
关于医院感染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简述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以及医院感染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标准预防的定义及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简述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内容,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多选题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医院感染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简述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一、标准预防的措施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
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
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5、污染的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处理。
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个患者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6、急救场所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气囊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
7、医疗废物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医疗废物严格分类,锐器放进锐器盒中处理,防止针刺伤。
8、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灭菌。
对医院环境和物体表面进行定期清洁,遇到污染时随时消毒。
二、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1、隔离的物质:标准预防隔离的物质不仅包括病人的血液、全部体液,还包括病人的分泌物与排泄物等。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预防的对象: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隔离的方法: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扩展资料:
一、三大隔离系统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措施上实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由于标准预防的基础预防措施中不能预防经空气、飞沫、接触途径传播的感染性疾病。
因此,对一些l临床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或有流行病学意义的耐药菌感染在待诊或确诊后需要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二、接触隔离
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
预防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的疾病,如多重耐药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甲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感染以及副流感病毒、婴儿的肠道病毒感染等。
三、接触隔离的预防措施
1、预防措施除实施标准预防外,具体措施还包括:
2、隔离室;
3、洗手和手套;
4、隔离衣;
5、限制病人离开隔离室。
必须转运病人时,病人及运送人员都要防护,以防传染和扩散;
6、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将其清洗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
7、正确处置医疗废物;
8、使用隔离标识等。
什么是标准预防主要措施有哪些?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基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并穗前)、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防止与上述物质直接接触,而采取的基本感染控制措施。
标准预防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手卫生:洗手与手消毒。
②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在预期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正确使绝清用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防护面罩、护目族基镜、隔离衣、防护服和鞋套等。
③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主要针对进入医疗机构的伴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所有人员,尽早采取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④ 正确安置及运送患者,防止病原体传播。
⑤及时、正确地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织物、环境和医疗废物,防止其成为感染源的传播媒介。
⑥ 安全注射: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护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中;注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