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庙号 谥号,清朝 庙号是清朝皇帝庙号: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的。
关于清朝 庙号 谥号,清朝 庙号以及清朝 庙号 谥号,清代帝王年号与其庙号,清朝 庙号,清朝历代庙号,清朝帝王庙号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清朝 庙号 谥号,清朝 庙号
清朝皇帝庙号: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
2、爱新觉罗·皇太极 —— 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
3、爱新觉罗·福临——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年号顺治。
4、爱新觉罗·玄烨——庙号“圣祖”,谥号“仁皇帝”,年号康熙。
5、爱新觉罗·胤禛——庙号“世宗”,谥号“宪皇帝”,年号雍正。
6、爱新觉罗·弘历——庙号“高宗”,谥号“纯皇帝”,年号乾隆。
7、爱新觉罗·永琰——庙号“仁宗”,谥号“睿皇帝”,年号嘉庆。
8、爱新觉罗·绵宁——庙号“宣宗”,谥号“成皇帝”,年号道光。
9、爱新觉罗·奕詝——庙号“文宗”,谥号“显皇帝”,年号咸丰。
10、爱新觉罗·载淳——庙号“穆宗”,谥号“毅皇帝”,年号同治。
11、爱新觉罗·载湉——庙号“德宗”,谥号“景皇帝”,年号光绪。
12、爱新觉罗·溥仪——也被尊为“清逊帝”或“末皇帝”,年号宣统。
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
极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
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
清朝所有皇帝的年号,庙号,帝号?
1、努尔哈赤——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
2、皇太极 —— 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念轿"天聪"后"崇德"。
3、皇帝顺治——名"福临",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
4、皇帝康熙——名"玄烨",庙号"圣祖",谥号"仁皇帝"。
5、皇帝雍正——名"胤禛",庙号"世宗",谥号"宪皇帝"。
6、皇帝乾隆——名"弦歴",庙号"高宗",谥号"纯皇帝"。
7、皇帝嘉庆——名"永琰",庙号"仁宗",谥号"睿皇帝"。
8、皇帝道光——名"绵寜",庙号"宣宗",谥号"成皇帝"。
9、皇帝咸丰——名"奕詝",庙号"文宗",谥号"显皇帝"。
10、皇帝同治——名"载淳",庙号"穆宗",谥号"毅皇帝"。
11、皇帝光绪 ——名"载湉",庙号"德宗",谥号"景皇帝"。
12、皇帝宣统——名"溥仪",也被尊为"清逊帝"或"末皇帝"。
2004年,清皇室家族后代已协商为溥仪追加谥号为愍帝,庙号为恭宗。
拓展资料: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
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关于国号: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史称清朝;亦称为大清国、清国。
搜塌 近代以后在与西方交世高圆往中,还短暂的以中华大清国来签订不平定条约 ,此后大清国和中国两词混用,逐步使中国这一称呼替代了大清国。
辛亥革命后以及民国期间对其称呼多为前清。
参考资料:
清朝皇帝年号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