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受理朱令父母侦查监督申请

关于父母,最高检的最新点评答案内容如下:

父母,最高检

5月1日,微信公众号“朱令我们在一起”透露“清华铊中毒案”最新进展称,日前,朱令父母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提交的《侦查监督申请》已获受理。

朱令母亲收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短信通知如下:

“【最高人民检察院】朱明新:您好!您的来信收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院已将您的来信交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办理。”

随后,朱令母亲收到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短信通知如下:

“【接诉即办】【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朱明新您好!我院收到最高人民检察院交办的信访材料,已依法转相关部门办理。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联系方式:0105876XXXX。您可在一天后通过网上检察服务中心(北京检察网、“掌上京检”APP安卓版、“北京检察”和“京检在线”微信公众号)查看。”

微信公众号“朱令我们在一起”称,朱令母亲提交的《侦查监督申请》中提出,有关部门的侦查行为中存在一些违法之处:“第一、‘结办’案件违法;第二、没有认定犯罪嫌疑人与事实不符;第三、解除对孙某的出国限制并为其变更身份信息违法;第四、以缺少‘直接证据’为由不作为,于法无据”。

北京检察院关于此申请的后续处理情况,微信公众号“朱令我们在一起”将持续关注。

朱令出生于1973年11月,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1994年12月因身体不适住院治疗,1995年4月28日被确认为铊中毒。

朱令当时的室友孙某被认为有重大嫌疑,警方也曾锁定凶手就在朱令的“身边”,但此案未能侦破。

从1994年中毒开始,朱令的智力、视觉、机体和语言功能没有得到恢复,生活必须由年迈的父母照料。

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告破,再度引发了公众对此案的关注。北京市公安局“平安北京”微博曾对“朱令案”作出回应,称因从朱令出现中毒症状到公安机关接报案件,时间已近半年。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经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了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此案最终无法侦破。

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发生近30年后,据清华大学官方微博消息,朱令于2023年12月22日在北京去世。

来源:观察者网

网友看法

1、网友henrybrother:如果朱令案能继续推进,我就相信国家向文明迈出重要一步

2、网友再谱一曲:此案颠覆认知,这种罕见毒物竟然查不出真相,这是一整条违法链条。

3、网友容我醉时眠z:案件不破,追凶不止

4、网友灿若云霞紫气东来:一个简单的投毒案,为什么30年查不清?

5、网友梦想流浪123:同宿舍的人都改名换姓,本身就很吊诡可疑,孙铊是主谋,其余都是知情者。希望案件重审,还原真相。

6、网友爱祖国1986:祈求正义得到伸张!

7、网友随性自由的青山DI:太高兴了!可喜可贺!航母首航,我们见证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神舟嫦娥,我们见证国家科技的力量,朱令重审,我们见证国家司法的进步!

8、网友雪月风中的花香:其实这个案件非常简单,当年投毒者背后的势力重重阻扰,导致案件无法侦破,过去这么久了,背后的势力应该也退休去世了,没有阻力了侦破不难吧!

9、网友天堂吠鸟:如果这案件能继续走下去,说明孙家终于要走到头了

10、网友老催视频:史上最没悬念的疑案

11、网友三秋简闻在线:这案件的奇特之处在于,网民知道是干的,但专家就是不知道;良心知道是谁干的,但卷宗就是不知道

12、网友从前少年今日翁:正义已迟到,请勿再缺席!

13、网友正好正善:这是个社会影响很大的投毒案!期待在高检的主持推动下能水落石出冤案昭雪,还一个人间正道告慰天人!

14、网友悠闲暖阳KO:期待尽快重启调查朱令案,将投毒者早日缉拿归案,将包庇者绳之以法,给年迈的朱令父母一个交代,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15、网友夏末10微凉:全宿舍的人都改名了,有几位都移民国外了,蹊跷不?

16、网友用户5161334018330:依法严惩恶人,还朱家公道!

17、网友乐天派开朗火车Gc:消息虽好,但没有那么乐观。办案的都是懂法执法之人,不太可能会留下什么破绽让检查院来查。既使认定原案有什么问题,没有直接证据,应该也多是暇疵之类的结论,出现奇迹可能性不大。

18、网友旅行者dxz:如果后续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行驶法律监督权,要求公安机关重新侦查,那么这个案子虽然久远,但根据张捷视频中提到的一些证据线索,也应当能查清楚的。

19、网友只愿身在最高层:冲破保护犯罪分子重重黑幕,惩办司法腐败分子,还社会朗朗晴天。

20、网友爱生活的魔法水滴sv:此案甚难,虽然许多证据指向孙某,但缺乏直接证据证明是孙某实施,除非涉案人员证词出现变化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