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普点评

古稀双庆又多一春秋是多少岁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是指多少岁

  古稀双庆又多一春秋是多少岁?是141岁的。关于古稀双庆又多一春秋是多少岁以及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是多少岁,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的年龄,古稀双庆是指多少岁,古稀之年双庆再多一度春秋,古稀双庆更添一世是多少岁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古稀双庆又多一春秋是多少岁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是指多少岁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是指110岁的。

  110岁。

  花甲一周说的是60岁,尚余半百说的是100岁的一半,也就是50岁,因此“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说的是60岁加上50岁,也就是110岁。

  古稀是指70岁,古稀双庆是指两个古稀,也就是140岁。犹欠三十春秋意思是还差30岁。因此“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就是指还差30岁到两个古稀,也就是110岁。

  这句话的出处:宋朝的时候,佛印法师大寿。苏东坡前往金山寺贺寿,并且赠送了一副对联: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类似的对联

  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相传,乾隆皇帝为彰显文治武功、盛世太平,在乾清宫举行千叟宴。其中,有一位年纪最大的老寿星把自已的岁数悄悄地吿诉了皇上。乾隆非常高兴,便出了此上联,命与会的官员和寿星们对出下联,猜出这位老寿星的岁数。大学士纪晓岚文思敏捷,略加思索,便吟出了下联,然后又说出了这位老寿星的岁数。乾隆皇帝听了,高兴地大笑起来。这副对联包含了一道多步计算的问题。

  上联中的“花甲”指的是60岁,“重开”就是两个60岁;“三七岁月”就是7×3 = 21岁,共60×2 + 7×3 = 141岁。下联中的“古稀”指的是70岁,“双庆”就是两个70岁;“多一度春秋”就是多1岁,共70×2 + 1 = 141岁。故,这位老寿星的岁数是141岁。

古稀双庆又多一春秋是多少岁

  是141岁的。

  古稀指的是人的年龄到了七十岁,这个词来源于杜甫诗句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其实古来稀,进一步的形容人的年龄已经到了一个年龄大而且很稀少的岁数。

  古稀双庆又多一春秋是141岁。

  古稀指七十岁,古稀双庆就是两个古稀一百四十岁,还多一个春秋,再加一,所以是一百四十一岁。

  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

  这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

  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了。

  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

  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对不同年龄段都有着别称,这并不是特指某个年龄,而是达到一定年龄后对这个年龄段的一种称呼。

在古代男性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指女性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喜寿:指七十七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岁。

  米寿:指八十八岁:将米字拆开彷如八十八的模样,故借指八十八岁。

  白寿:指九十九岁: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白是借用百字少一横,以此借指九十九岁。

  茶寿:茶字的草头看似二十,余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故借指一百零八岁。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是多少岁?

  141岁。

  花甲重逢还长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这是一副对仗工整,构思奇妙的祝寿妙联。

  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应邀赴宴的人达三千九百多人。

  其中有一老叟一百四十一岁,乾隆皇帝便以此为题,与纪晓岚对句。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乾隆出了上联。

  纪晓岚思索片刻,当即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我国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稀双庆,就是两个七十为一百四十岁,再加一度春秋,就是一百四十岁加一岁,也是一百四十一岁。

  对句绝妙。

  这是个说一老者年纪的对联,上下联都是指141岁。

  60为花甲,花甲重逢为120,三七21,共141岁。

  60*2+3*7=141。

  古稀为70岁,古稀双庆为140,一度春秋为1岁,共141岁。

  70*2+1=141。

  按我国古代纪年法,六十为花甲。

  花甲重逢,即两个花甲,为一百二十岁,三七岁月,即三七为二十一岁。

  这样一百二十岁,加上二十一岁,共为一百四十一岁。

  出联称奇。

  对联形式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平仄相对),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

  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

  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

  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