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体向上世界纪录是谁?是尼古拉·卡克利莫夫的。关于引体向上世界纪录是谁以及引体向上 世界纪录,世界引体向上纪录保持者,世界上引体向上的世界纪录是多少个,引体向上世界最高纪录,引体向上的纪录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引体向上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
引体向上是不属于有氧运动的。
这是一种无氧运动的力量练习。通过引体向上的练习,可以起到锻炼肌肉的作用,有氧运动练习主要就是在氧气充分供应下的一种运动锻炼方法。
而且通常是一种比较有节奏性的运动锻炼,每次锻炼的时间一般都会超过30分钟以上的时间。
比较常见的有氧运动,可以选择进行跑步或者是游泳,或者是跳舞。
引体向上世界纪录是谁
是尼古拉·卡克利莫夫的。
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运动员尼古拉·卡克利莫夫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6小时内做引体向上4098次,当地体育部门在2021年公布了这一消息。
据当地媒体报道,尼古拉·卡克利莫夫现年59岁,是多项世界纪录保持者,他还曾创下过24小时做引体向上7345次的纪录。
引体向上的好处
引体向上运动对人体非常有好处,最直接的作用效果就是可以增强双上肢和背部肌肉力量,具体有以下好处:
第一、可以增强双上肢肌肉力量,比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等。
第二、可以增强背部和胸部肌肉的力量,诸如背阔肌、胸大肌、胸小肌等,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刺激作用。
第三、引体向上可以增强肩胛骨稳定控制能力。
第四、在做运动的时候,下垂的时候可以起到拉伸脊柱的作用,对于下腰痛的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做这项运动的时候还可以增强全身的协调性。
不同握距的引体向上,还能够对不同的肌肉有相对应的侧重训练方法。
所以引体向上运动对身体、对人体非常有益处,但是由于这项运动对人体的要求也比较高,对于运动能力比较差的人,不建议这样运动。
引体向上的正确姿势
使用正确的抓握姿势
即便是最基本的上下移动的引体向上运动仍然有许多可供你选择的变式,无论你采用的是何种抓握方式,最重要的是规范你的姿势,以此防止运动伤害,并将训练成果最大化。
以下是三种常用的抓握方式和指导——多为大同小异的动作。
常规抓握。
双手与肩同宽,完全握住栏杆 ,手臂伸展,将身体挂住。
缓慢匀速地把胸部提至栏杆处,下巴提到栏杆以上,再缓慢将身体放下至起始位置。
中立抓握
抓住两个平行的栏杆或手环,让两个手掌相对,全力悬挂住,接着将胸部尽可能提升至栏杆中间,让下巴处于栏杆之上,然后匀速回到起始位置。
下巴向上抓握。
低手握住栏杆,与肩部同宽,通过二头肌发力将下巴提至栏杆以上,全程速度放缓,接着回到起始位置。
肉的方式,但是实际上,相比于手臂肌肉,背部肌肉对于引体向上的重要性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要想形成规范的姿势(因为得以将训练成果最大化),不妨多调动腋窝往后的肌肉以及身体两侧的肌肉,而不是一味靠二头肌和肩部肌肉发力。
你身体两侧以及腋窝往后的肌肉群是有特别的名称的,叫做背阔肌和三角肌。
如果你发现在做引体向上的动作时这部分的肌肉很难调动,不妨拉大抓握的距离。
不要摇摆身体
引体向上并非易事,但实际过程却非常简单:无非就是悬挂于栏杆上、提起身体、再放下,其他任何能让这项训练变简单的动作都会让你的训练成果打折扣。
记住,引体向上本身就是有难度的,否则你也不会有力量上的进步,所以你应该尽量避免摇摆身体来试图减小训练难度,尽管很多人都提倡摇摆型的引体向上来降低难度。
摇摆身体最多算作是欺诈行为,还有很多动作本质上是十分危险的。
在做引体向上时,千万不要震动、扭转、或者猛拉,因为当你在训练时肌肉处于紧绷伸缩的状态,这些突然的动作会在你的肩背部猛施压力,进而引起损伤。
引体向上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 名字是谁一次性多少个
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引体向上纪录再次被打破了,那么,引体向上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名字是谁一次性多少个?来看看这一神人是谁吧。
在此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此前关于引体向上纪录的报道:
新加坡15岁少年1分钟内完成了44次引体向上,由此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澳大利亚运动员坚埃克斯坦挑战的是在12小时和24小时内连续拉引体向上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结果埃克斯坦已经正式在24小时内做了4210个引体向上。
下面来看看芬兰消防队员负伤打破24小时引体向上纪录
最近,来自芬兰的Joonas Makipelto凭借着24小时5,050个引体向上的成绩,打破了【24小时完成最多个引体向上】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尽管在挑战开始阶段,他的肩部还经受着伤痛的折磨。
这次挑战是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凯斯维克某健身房进行,小伙子在众人的鼓励中完成了整个挑战。
挑战结束后,Joonas 还将女朋友请上台,来了一场浪漫的求婚。
而最终,Joonas 不仅成功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而且还收获了自己的未婚妻。
这项纪录此前的成绩为5,045个, 由加拿大人Lucas Garel于2011年创造,当时他的挑战进行了第18小时52分钟,由于害怕继续进行会对肩部带来无法挽回的损伤,所以决定停止挑战。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