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普点评

七国是哪七个国家分别在哪里,春秋七国是哪七个国家

  七国是哪七个国家分别在哪里,春秋七国是哪七个国家是七国指战国七雄,分别是赵国、魏国、韩国、秦国、齐国、楚国、燕国的。

  关于七国是哪七个国家分别在哪里,春秋七国是哪七个国家以及七国是哪七个国家分别在哪里,七国是哪七个国家地图,春秋七国是哪七个国家,秦始皇时代的七国是哪七个国家,权力的游戏七国是哪七个国家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七国是哪七个国家分别在哪里,春秋七国是哪七个国家

七国是哪七个国家分别在哪里,春秋七国是哪七个国家

  七国指战国七雄,分别是赵国、魏国、韩国、秦国、齐国、楚国、燕国。

  战国时期天下分裂割据,而且也远不止只有这七个诸侯国,但是由于这七国的实力最强,彼此之间最能够互相抗衡,所以它们才被称为是战国七雄。

春秋战国,七国分别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1.秦国——都成雍,商鞅变法后迁至咸阳。

  疆域包括陕西大部、山西西南(一小块)、河南西部(一小块)、甘肃东南部、四川部分。

  2.齐国——都城临淄(山东淄博),疆域包括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一小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的部分地区。

  3.韩国——都城平阳(山西临汾),后迁至新郑(河南新郑),疆域包括山西中部、河南西部,陕西东南部。

  4.赵国——都城邯郸(河北邯郸),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的部分地区。

  5.魏国——都城安邑,后迁大梁(河南开封),疆域包括山西南部(一小块)、河南中部、东部、安徽西北部。

  6.楚国——都城邯郸(河北邯郸),疆域包括河北中南部、山西北部、东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的部分地区。

  7.燕国——都城蓟(天津蓟县),疆域在今天的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南部,内蒙部分地区,后来拓展到朝鲜半岛。

扩展资料

  七国,指战国七雄。

  春秋末期,韩赵魏灭掉智氏后,进而瓜分晋国建立赵国、魏国、韩国,三晋与秦国、齐国、楚国、燕国七个国家亦称战国七雄,持续时间是前403年—前221年。

  齐(前11世纪—前221年)

  本为姜姓,吕氏。

  田氏代齐后,史称“田齐”,妫姓,田氏。

  是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

  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

  齐桓公死后,人亡霸灭。

  春秋末年,齐公族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

  公元前548年,崔杼杀庄公,立景公。

  公元前546年,庆封灭崔氏之族。

  庆封专齐政。

  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封奔吴。

  景公时,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强大。

  公元前532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

  公元前489年,景公卒,国氏、高氏(齐文公之后)立晏孺子,次年,陈僖子联合鲍氏攻国氏、高氏,国夏、高张奔鲁,遂杀晏孺子,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

  悼公在位四年,被森则杀,阚止为政。

  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阚止,专齐政。

  公元前386年,陈成子玄孙太公和立为诸侯,迁齐康公于海上。

  公元前379年,康公卒,吕氏绝祀。

  楚(前11世纪—前223年)

  姓:芈 氏:熊

  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亦称荆。

  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颛顼之子称的玄孙季连。

  由于中原部落或部落集团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季连后裔大约在夏代或商代前期被迫南迁。

  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

  古书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但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为氏。

  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

  燕 (前11世纪—前222年)

  姓:姬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

  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

  韩(前403年—前230年)

  姓:姬 || 氏:韩

  韩国先祖为晋国公族。

  (晋国:前11世纪—前349年,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

  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

  曲沃桓叔生子万,姬万因在曲沃代翼中有功,被晋武公封于韩原,立韩氏。

  后晋国称霸,韩氏中衰。

  至韩厥,为晋悼公正卿,晋悼公复霸,韩厥之力颇多。

  后韩起执政晋国27年,韩氏显贵。

  前403年,周威槐谈烈王封韩虔与赵、魏同为诸铅春碰侯,建立韩国。

  赵(前403年—前227年)

  姓:嬴 || 氏:赵

  赵国先祖造父(与秦国人同宗,为伯益、蜚廉、季胜之后)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

  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

  赵氏大宗的宗主后位列周王卿士。

  周幽王时,叔带因见周室腐败,离开镐京,来到晋国。

  以下七代而至赵衰,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赵氏因之位居世卿。

  至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晋为诸侯,赵氏正式建国。

  魏(前403年—前225年)

  姓:姬 || 氏:魏(毕)

  魏国先祖为毕公高,后毕国亡,公族称毕氏,流散各地。

  有一人曰毕万,侍奉晋献公为车右,因军功封于魏城,立魏氏。

  其后代魏犨助晋文公登基并成就霸业。

  晋悼公时提拔魏绛为卿士,魏氏大宗始入晋国六卿行列。

  魏氏发家较晚,较之其余五卿稍弱。

  前453年,魏桓子魏驹伙同赵、韩灭智伯,剖分晋国。

  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为诸侯,史称魏文侯。

  秦(前770年—前206年)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其先人为伯益、蜚廉、恶来之后。

  传说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他封在秦,为周朝附庸。

  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

  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

  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参考资料:七国 (历史)-百度百科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