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是哪年开始的电影,闯关东是在什么年代是闯关东是从19世纪开始的。
关于闯关东是哪年开始的电影,闯关东是在什么年代以及闯关东是哪年开始的电影,闯关东是哪一年开始的,闯关东是在什么年代,闯关东是那一年的故事,闯关东是从哪一年开始的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闯关东是哪年开始的电影,闯关东是在什么年代
闯关东是从19世纪开始的。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
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此为“闯关东”来历。
闯关东的人以山东人和河北人居多,多数是因自然灾害和战乱而迫于生计的人们。
他们从内地到关东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不是飘洋过海,就是跋山涉水。
他们钻山林、涉河流、挨饥饿、斗野兽、避土匪,突破重重险阻,最终来到关东大地上为了生存而谋生。
由此延伸出“闯关东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敢于和磨难进行抗争,无畏于牺牲生命,不屈不挠地与天、地、人英勇奋斗的进取精神;
二、是敢于与人生命运进行抗争,无畏于任何阻力,为实现美好的人生追求,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拼搏精神;
三、是敢于为改变贫穷落后与自身的种种不良品性而进行抗争,无畏于任何陈规陋俗的束缚,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四、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积极倡行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人生准则,扶危济困、宽容大度、和睦共处的人文精神。
扩展资料: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堪称移民壮举。
从清朝末年到“九一八事变”前,以山东人为主的几千万华北人迁移到富饶的东北地区创业谋生。
闯关东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
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愿意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静生活。
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
闯关东是哪个年代的事情?
闯关东从1644年明朝就开始了,陆陆续续一直到民国灭亡的1949年,超过300年。
有几次比较大的多数都有史料记载,而不是反过来东北人来闯山东。
如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记载“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山东)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辽东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
为了给自己留有退路和保护满洲八旗贵族的生计,康熙下令1668至1860年“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
但还是有其他的还有日俄战争期间、鸦片战争期间、以及民国都有多次闯关东移民。
闯关东不是只有山东人,但90%都是山东人为主。
所以大连、长白山等地很多保留山东口音特点,这不是凭空突变出来的。
此外在东北迅桥不仅仅只有山东人后代,还有小部分浙江人后代。
明朝末期戚家军因为抗倭卓著,被派往北方羡纳守边疆,甚至在万历年兄昌没因为初期李如松抗日援朝失利,就增派戚家浙兵进入朝鲜,因军纪好战功卓著而被称为“南兵三营”。
可惜最后活下来的也很少,多数不是死在日寇手里,就是对抗满清入关而牺牲。
所以留在东北的浙兵对语言没有任何影响,只是这些东北的浙兵后裔还在,电视也有报道,这些后人已经是标准吉林口音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