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意思读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意思含义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意思是“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出自《论语·泰伯》,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的。
关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意思读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意思含义以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意思读音,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意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意思含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意思拼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意思美育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意思读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什么意思含义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意思是“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出自《论语·泰伯》,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
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什么意思?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意思——从学习《诗》开始,把礼作为立身的根基,掌握音乐使所学得以完成。
【作品出处】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出自《论语·泰伯篇》。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团培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作品原文】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原文注音】
子zǐ曰yuē:“兴xīng于yú《诗shī》,立lì于yú礼lǐ,成chéng于yú乐yuè。
”
【作品注释】
①兴:兴起,开始。
缓做
②立:成立,建立。
③成:完成。
【作品翻译】
孔子说:“从学习《诗》开始,把礼作为立身的根基,掌握音乐使所学得以完成。
”
【创作背景】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扰或衡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作品赏析】
照片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
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诗”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可以启迪心智、陶冶性情,使人懂得人生的真义。
“礼”能使人行为规范,树立人格,卓然自立于社会群体之间。
“乐”则陶冶情操,使修身、治学得以完成。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