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三句义是哪三句王德峰,金刚经的精髓就这四句话是第一句:凡有所相,皆是虚妄的。
关于金刚经三句义是哪三句王德峰,金刚经的精髓就这四句话以及金刚经三句义是哪三句王德峰,金刚经三句义原文,金刚经的精髓就这四句话,金刚经最著名的三句话,王德峰金刚经三句义祝福新人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金刚经三句义是哪三句王德峰,金刚经的精髓就这四句话
第一句: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金刚经所要表达的最核心思想,就在这里,佛说,世间的一切,都逃不过一个空字,什么是空?虚妄不实就是空。
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梦如幻,虚妄不实的。
虚妄不实就是因缘和合的事物,并不长久,一切我们所见所感的事物,都会经过成住坏空这四个阶段,我们学佛正是要发现这种虚幻的现象,并透过虚幻的现象,去发现与虚幻相对存在的真实的现象,用佛家的四个字来形容就是:真如实相。
这句话后面还有两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第二句:如来所说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
整部金刚经中经常提到,如来所说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
这样的句式反复出现,要传达给我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都是名相。
因为我们执着了名相所以才见不到如来,见不到事物本来的样子,很多人都会认为,我们看到的什么,就是什么,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看到的汽车,并不是汽车本身,而是由各种元素各种零部件组成的,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只是一个名相,并没有哪个零部件就是汽车本身。
我们见到的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名相,并不是事物本身,当我们在马路上遇到一个熟人,你叫了一声他的名字,这个名字就是名相,很多人都把一个代号当成了事物本身,其实那个人并不是一个名字。
第三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句话,也是禅宗六祖慧能听闻后恍然大悟的一句,正是佛在告诉我们,具体该如何学佛,如何去做。
无所住是要我们不要执着在任何现象上,做任何事情时,都要做到无所住,布施要无住,学佛要无住,吃饭睡觉都要做到无所住,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是达到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佛要我们去修的境界。
金刚经这三句话了解以后,才算学佛入了门,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所有学佛人,都能在学佛的路上,越走越顺,早日离苦得乐。
《金刚经》三句义是什么?
《金刚经》里胡掘隐的三句义:佛说世界,既非世界,故名世界。
这和《道德经》里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佛经和道德经里最难懂的话。
第一句的意思是: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世界。
第二句的意思是:这不是真实的世界。
第三句的意思是:所以才称做世界,是缘起性空。
这三句义里有三重境界,如青原行思禅师说的:初入禅时看山是山,参禅中看山不是山,悟道后看山还是山。
《金刚经》5种译本:
1、北魏菩提流散派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3、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4、唐玄奘译《能断金裤厅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的第九会)。
5、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