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普点评

雍正在位多少年?寿命多少岁呢,雍正在位时多少岁

  雍正在位多少年?寿命多少岁呢,雍正在位时多少岁是雍正在位十三年,终年五十八岁的。

  关于雍正在位多少年?寿命多少岁呢,雍正在位时多少岁以及雍正在位多少年?寿命多少岁呢,雍正在位多少年活了多少岁,雍正在位时多少岁,雍正在位多少年死的时候多大,雍正在位年限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雍正在位多少年?寿命多少岁呢,雍正在位时多少岁

雍正在位多少年?寿命多少岁呢,雍正在位时多少岁

  雍正在位十三年,终年五十八岁。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

  年号雍正。

  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

  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

  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

  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

  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雍正元年(1723年)出兵青海,次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

  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

  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为政举措:

  一、政治:

  1、密折制度:

  雍正帝完善了密折制度,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

  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实施统治。

  为充分发挥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

  2、设军机处:

  为了加强皇权,康熙帝成立南书房,旨在分散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大臣兼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他们的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话记录的。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就有了固定助手,可以及时处理政事了,所以他的权力比明太祖还要集中,以前的其他帝王的权力更没法与他相比,他是真正的集权力于一身,总理天下庶务。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3、密建皇储:

  鉴于康熙帝在预立太子问题上的失败,雍正帝于元年(1723年)八月宣布秘密立储法——将他的继承人弘历的名字写好,雍正帝御笔《夏日泛舟诗》轴放匣中,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驾崩后从匣中取出宣读。

  又以密旨藏于内府,以备核对。

  秘密立储制,即皇帝在位时不公开宣布继承人,而将写有继承人名单的一式两份诏书分别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和皇帝身边,待皇帝去世后,宣诏大臣共同拆启传位诏书,确立新君。

  这样使得使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二、军事:

  雍正帝继续执行清朝的扩张政策。

  康熙帝三征噶尔丹,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于雍正元年(1723年)支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万人进攻西宁反清,雍正帝命年羹尧、岳钟琪率兵讨伐,大胜,青海完全归入清朝版图。

  雍正五年(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汗位,准噶尔开始出现内乱。

  雍正帝决心乘机用兵西北,他认为噶尔丹策零势力“若不迅行扑灭,将来必为蒙古之巨害,贻中国之隐忧”。

  雍正九年(1731年)清军在和通淖尔之战中大败,次年在额尔德尼昭之战中得胜,双方罢兵议和。

  雍正时代,平定西北的任务尽管没有完成,但雍正帝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却是深刻的。

  三、经济:

  1、清查亏空:

清理钱粮亏空,是雍正帝关注的另一重大问题。

  康熙末年财政亏空严重,雍正帝即位后雷厉风行地进行了一场钱粮大清查。

  他即位不到一月,就将此事提上日程。

  他组织了一个得力的领导班子,成立了专司审查钱粮奏销的机构——会考府,由怡亲王胤祥总理事务,他还令允祥管理户部三库,以整顿财政。

  雍正帝认为钱粮亏空的主因是上司勒索与官员自身侵贪。

  据此,他向各级官员发出警告,要求不得苛派民间,限期完结亏空,否则从重治罪。

  清查亏空首先在中央进行。

  地方上的清查也普遍进行。

  除此之外,雍正帝还加大对亏空钱粮官员处分的力度。

  凡亏空钱粮者一律革职,并由本人负责归还。

  雍正二年(1724年)八月,雍正帝鉴于相关案件量刑过轻,加重处罚。

  对因贪污、勒索而造成亏空的官员,雍正帝毫不留情,凡有犯者即革职抄家,用其家产赔偿亏空。

  他特别设置了一个封桩库,经过多年努力,康熙朝遗留的亏空基本追缴完毕。

  各级官员也大受威慑,不敢轻易以身试法。

  2、摊丁入亩: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从直隶巡抚李维钧之请,实行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的原则,改变过去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标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负担。

  到乾隆时,这一政策推广到了全国。

  3、铜禁政策:

  雍正帝用了很大精力,实行禁用铜器的政策,这是保护钱法的需要。

  他于雍正五年(1727年)命令各省城派出官员,设立收买铜器公所,动用藩库钱粮银子为基金,大力开展民间收购。

  雍正注意铜的生产,然而它的产量没有达到铸钱的需要,所以尽管他大力开展铜禁活动和严行私铸处分,仍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4、重农轻商:

  雍正帝继续执行先王发展生产的政策。

  他像前辈君王一样鼓励开荒,康熙六十年(1721年)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全国田地从735万顷增至890万顷,疏浚了卫河、淀河、子牙河、永定河。

  其他水利工程已完成的有直隶营田工程、浙江和江南海塘工程,修建了黄河、运河堤岸。

  雍正继续蠲免钱粮政策。

  据《清史稿·世宗本纪》,他在位13年,免了12年灾区的赋税和一些地区的漕粮。

  但是,雍正帝过分重农抑商。

  他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根据这一理论制定的政策必然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他又认为:开矿“断不可行”。

  因为开矿将引诱人们离开农本,追求末业,而且矿工聚集一地,易于闹事。

  四、文化:

  1、文化专制:

  雍正时文字狱日益频繁,汪景祺因“谄附”年羹尧而立斩枭首,查嗣庭因趋奉隆科多而戮尸示众,陆生楠因议论时政而被军前正法。

  最为轰动的是吕留良案,吕是清初具有民族思想的学者,已去世40年,后有曾静、张熙读吕氏之书,受其影响,竟去策反岳钟琪,要他反清复明,酿成大案。

  吕留良被开棺戮尸,其儿子、学生处死刑。

  雍正朝文网甚密,株连人众,处刑严酷。

  知识分子动辄得咎,形成闭眼不敢看现实,缄口不敢谈政治的沉闷风气。

  同时又将唯唯诺诺已经去世40多年的汤斌入祀“贤良祠”,树立为正面典型令汉人效仿。

  2、理学思想:

  雍正帝继位后,一方面遵循顺治、康熙二帝“崇儒重道”的传统国策,重视正统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

  同时,也主张“三教并重”;

  以“诚”代“理”,对程朱理学进行改造。

  世宗尊孔、开日讲、举经筵,表明其在施政理念上一遵其父祖“崇儒重道”国策之旧,重视传统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

  表现:

  第一、重视传统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的教化作用。

  第二、以传统儒家“天人感应”思想为指导,利用“神道设教”进行政治统治。

  3、圣谕广训: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颁布对十六条圣谕的阐释,称“圣谕广训”。

  同时,地方官为便于讲解,便用白话、方言等各色形式对其扩充发挥,加上官方的极力推行,“释谕”和“讲谕”的活动在清代一时风行。

  五、社会:

  1、灾赈制度:

  雍正时期继续完善了清代的灾赈制度。

  雍正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及国力的雄厚为雍正朝的灾赈提供了条件。

  其中,粥赈成为官方经常采取的散赈措施,并在具体实践中完成了制度建设,确定了粥赈期限及地点。

  一是按口煮赈,即估算及统计饥民人口,出粮煮粥发赈,可以在最大范围内救济饥民。

  二是初步确定粥赈期限,并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

  三是根据灾荒及饥民的实际情况增加粥厂及粥粮。

  四是明确规定粥厂的位置及距离,近城设粥厂,乡村设米厂。

  雍正时期也实行以工代赈。

  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山东巡抚陈世倌以省城周围四十八州县卫所去岁遭遇水患,特奏请朝廷于开春之时兴修大清河工程,得到允准。

  雍正五年(1727年)二月,雍正帝在谕内阁时称:浙江杭嘉湖三府因头年被水,收成歉薄,民食艰困,当此青黄不接之时,着令动用库银4万两,或开浚河道,或修理缄垣。

  使百姓就近佣工,藉以糊口,这也是一种以工代赈。

  2、豁除贱籍:

  雍正帝在人权方面有一项改革,那就是削除一类人的贱民籍。

  雍正元年(1723年),山西、陕西因明建文末年未依附朱棣而被编入“乐户(官妓)”籍的后代,雍正帝命令摘除其“乐户”籍,使其成为民户,同年九月,他下令除掉绍兴曾反对朱元璋的那些人后代的“惰民”籍,使其成为民户,雍正五年(1727年)四月下令免除粤东“蜑户”籍,使其成民户。

  六、民族:

  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的改革。

  雍正四年(1726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取消了土司,改派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

  改土归流对于减轻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有帮助,对清朝实施全国性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有重要意义,但清朝在推行改土归流时过度强调使用武力,对一些地区的反抗采取了残酷的武力镇压,也给西南部分少数民族带来了灾难。

雍正在位多少年?寿命多少岁?

  雍正在位十三年,终年五十八岁。

  雍正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清朝的第五位皇帝。

  雍正是生母是乌雅氏,但由于身份不够尊贵,雍正一出生就由佟佳氏抚养,因此雍正再也不会因为自己身份卑微,从而被其他兄弟姐妹瞧不起。

  康熙皇帝去世以后,由第四子胤禛继承皇位,即雍正皇帝。

  当时雍正继承皇位,在朝中引发了不小的动荡,许多人都不服气这位新皇帝,滚侍而且宫中对于雍正继位一事更是议论纷纷。

  在康熙临终前爆发了一场九子夺嫡事件,康熙的九个洞备哪儿子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在这种情况兄弟情也完全被抛掷在脑后,而四阿哥也参与了这次的九子夺嫡事件。

  康熙在位期间皇太子胤礽两纳码次被废后,胤禛对自己继承皇位也有了信心,经过残酷的竞争后,最后胤禛成为最后的大赢家继承皇位,成为大清的第五位皇帝。

  在雍正十三年因病去世,葬清西陵之泰陵,由第四子弘历继位。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