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普点评

党员问责条例的依据,

  党员问责条例的依据,是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包括:检查的。

  关于党员问责条例的依据,以及党员问责条例的依据,党员的问责条例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党员问责条例的依据,

党员问责条例的依据,

  对党组织的问责方式包括:

  1、检查。

  对履行职责不力、情节较轻的,应当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并切实整改。

  2、通报。

  对履行职责不力、情节较重的,应当责令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3、改组。

  对失职失责,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应当予以改组。

  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方式包括:

  1、通报。

  对履行职责不力的,应当严肃批评,依规整改,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2、诫勉。

  对失职失责、情节较轻的,应当以谈话或者书面方式进行诫勉。

  3、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

  对失职失责、情节较重,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降职、免职等措施。

  4、纪律处分。

  对失职失责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追究纪律责任。

  扩展资料:

  2013年11月,《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明确提出:“适时修订《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问责情形、规范问责方式。

  抓紧制定严格做好被问责干部工作安排的有关规定,严格被问责干部复出条件、程序和职务安排等,保证问责制度与党纪政纪处分、法律责任追究制度有效衔接”。

  但从严格意义上说,2009年6月30日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相当于一个党内文件,并非一部更具有权威性、系统性的党内法规。

制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依据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问责衡昌条例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磨空,依据是《中国共产党章程》。

  根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第一条 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咐游扒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出台背景:

  2016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出,要把问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问责条例》。

  2016年6月,王岐山在北京主持召开部分中央部委负责同志座谈会,并到辽宁省召开座谈会,就制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征求意见。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2019年9月4日,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