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区别是什么,检定证书和校准证书的区别是校准和检定的区别:目的不同、对象不同、性质不同、依据不同、方式不同的。
关于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区别是什么,检定证书和校准证书的区别以及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区别是什么,仪器校准证书和检定证书,检定证书和校准证书的区别,检定和校准的区别是什么意思,检定和校准的区别有哪些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区别是什么,检定证书和校准证书的区别
校准和检定的区别:目的不同、对象不同、性质不同、依据不同、方式不同。1、目的不同:
校准: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
检定:检定的目的则是对测量装置进行强制性全面评定。
这种全面评定属于量值统一的范畴,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过程。
2、对象不同:
校准:校准的对象是属于强制性检定之外的测量装置。
我国非强制性检定的测量装置,主要指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大量使用的计量器具,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等。
检定: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测量装置。
3、性质不同:
校准: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于组织自愿的溯源行为。
这是一种技术活动,可根据组织的实际需要,评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为计量器具或标准物质定值的过程。
组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规定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
自行规定校准周期、校准标识和记录等。
检定:检定属于强制性的执法行为,属法制计量管理的范畴。
其中的检定规程协定周期等全部按法定要求进行。
4、依据不同:
校准:校准的主要依据是组织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的《校准规范》,或参照《检定规程》的要求。
检定:检定的主要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这是计量设备检定必须遵守的法定技术文件。
5、方式不同:
校准:校准的方式可以采用组织自校、外校,或自校加外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组织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自校方式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准,从而节省较大费用。
检定:检定必须到有资格的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的单位进行。
根据我国现状,检定属于法定授权,非国家机关或者相关部门很难拿到授权,即便技术实力足够。
检定证书和校准证书的区别
检定和校准是计量器具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两种方式。
目前,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对计量器具出具的主要是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
1、采用的技术依据不同,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必须严格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并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开展计量校准工作,应当使用与校准项目对应的、现行有效的国家计量校拦毕乎准规范或参考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当无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或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时,可以使用根据国际、区域、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编制的满足校准需要的校准方法作为校准依据。
2、对测量结果的判定结论不同,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时,检定结果要明确给出符合性判断,即“合格”或“不合格”;而校准证书给出的只是完整的校准数据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至于被校准计量器具是否能用,则需计量人员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再确认。
3、证书有效周期不同,计量检定应严格执行计量检定规程,而检定规程对相应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都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检定机构出具的检定证书也会有明显的有效期标识。
而校准证书中给出的则是“建议下次送校”日期,对证书的有效期没有明确规定。
4、法律效力不同,列入国家强制计量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纳入计量数中标准考核范畴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必须进行计量检定,其他计量器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送检或送校。
这就要求计量人员熟悉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否则应该对送检的计量器具出具检定证书的,拿回来的却是校准证书,这将对计量器具的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
5、测量结果的给出方式不同,在检定工作中,按作为参考标准的测量仪器的不确定度与被检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之比要小于1:3,只要按照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检定,在评定被检仪器时,可以不考虑参考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产生的影响,因而,在检定证书中出现的是测量结果直接与规定的限值比较,而未对测量结果作出不确定度评定。
但是,校准证书给出的只是校准结果,并不作符合性声明,仪器是否满足计量性能要求,要由用户依据校准结果和使用目的确定,这就要求测量不确定度必须随校准结果在校准证书中一并给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简悉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目录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