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道德经是老子的《道德经》精髓是:顺势、微著、自然的。
关于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道德经以及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道德经心得体会感悟,道德经,道德经25个金句,老子最有哲理一句话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老子的道德经10大名句,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精髓是:顺势、微著、自然。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的《道德经》的10大名句分别是?
1、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轻率就会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会丧失主动权。
2、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当人岩庆让民不怕威胁的时候,那么对统治者的大的威胁就要来了。
3、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轻易许诺别人的差派人,一定是缺少信用的。
把事情看得太容易,遇到的困难就一定多。
4、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政治做到宽厚仁慈,人民就会变得纯朴善良;政治做到猜忌多疑,他的人民就会恐慌,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委曲就会能够保全自己,弯曲就能够伸直,低洼的地方就会变得充满,破旧的东西反而会生出新的东西,少反而会变得多,多反而会生出迷惑。
6、金玉盈室,莫之守也。
富贵而骄,自遗咎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出自《道德经·第九章》。
咎:灾祸。
遂:成功。
金玉财宝堆满堂室,没有谁能守藏得住;富贵了就骄横,是给自己留下了祸根;功成身退,才是顺应天道。
这些话指出事物发展达到顶点、极端后,就会转化到自身的反面,所以适可而止才是符合天道的。
7、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出自《道德经·第二章》。
功成而不居功。
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8、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人们做事,常在快要成功时失败;在快要完成、结束粗局时能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坏事。
这是说无论做什么事,从头到尾都要兢兢业业、谨慎对待。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出自《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指大善的人。
大善的人好像是水,水总是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却不与万物相争而以平静自持,甚至甘心处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地方。
这句话以水的品性来赞扬利他、无私的美德和品格,以及“不争无忧”、“甘于平淡”的精神。
1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出自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真正的勇士不会勇武斗狠;善于打仗的人也不会发怒;善与敌人交战的人不要与之交锋;善于用人的人甘心居于他人之下。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