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一般规定为多长时间内,诉讼时效一般规定为多长时间呢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从2017年10月1日起为3年的。
关于诉讼时效一般规定为多长时间内,诉讼时效一般规定为多长时间呢以及诉讼时效一般规定为多长时间内,诉讼时效一般规定为多长时间之内,诉讼时效一般规定为多长时间呢,诉讼时效时间是多少,诉讼时效多长时间?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诉讼时效一般规定为多长时间内,诉讼时效一般规定为多长时间呢
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从2017年10月1日起为3年。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该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该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扩展资料:
特别诉讼时效
特殊时效优于普通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1、短期时效。
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
2、长期诉讼时效。
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3、最长诉讼时效。
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
什么是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2.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耐液携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3.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
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埋乎院应当受理。
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昌伏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