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普点评

松风阁记原文翻译金鸡之峰,松风阁记原文翻译刘基

  松风阁记原文翻译金鸡之峰,松风阁记原文翻译刘基是《松风阁记》是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刘基创作的一篇散文的。

  关于松风阁记原文翻译金鸡之峰,松风阁记原文翻译刘基以及松风阁记原文翻译金鸡之峰,松风阁记原文翻译注释,松风阁记原文翻译刘基,松风阁记原文翻译盖松之为物,松风阁记全文翻译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松风阁记原文翻译金鸡之峰,松风阁记原文翻译刘基

松风阁记原文翻译金鸡之峰,松风阁记原文翻译刘基

  《松风阁记》是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刘基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由上下两篇组成,内容的重点各自不同。

  上篇以议论为主,先从风和松谈起,接着谈到松声的特点,再归结到金鸡峰上三棵松,用四种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不同的风吹松的声音。

  下篇是上篇的补充,着重描写作者耳闻目睹的风吹松的情况,并继续用五种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风吹松的声音。

  全文笔墨简炼,形象真切,意境清幽,体现了作者的理想追求和审美情趣。

《松风阁记》上篇翻译

  雨、风、露、雷,都来自天空。

  雨露有形体,万物等待它们来滋润;

  雷没有形体却有声音,风也是这样的。

  风不能自己发出声音,藉着东西而发出声音。

  不像雷的震怒号叫,在虚空里就发出了大声。

  就因为风附藉着物体而发声,所以它的声音完全随着物体而改变;

  响亮、微弱、清晰、溷浊、轻快、恐怖等变化,就都随着物体的形状而产生了。

  土石屃赑太坚实,风虽吹过它们上面也不能发出声音,山谷空阔广大,那声音就雄壮凄厉。

  水流汤漾温和,那声音就喧嚷吵杂。

  都不能算中正和平的声音,让人觉得胆战心惊。

  所以只有附藉着草木发声才合适。

  在草木之中,宽大的叶子发出声音显得滞塞,枯槁的叶子发出的声音显得悲凉,孱弱的叶子发出的声音显得软弱不响亮。

  当中最适合风鸣者非松树莫属。

  因为松这种植物,主干挺拔枝柯纠绕,叶子纤细而修长,奇特而高耸,舒展而茂盛,交错而精巧,所以风吹过它的时候,不滞塞不激荡,流顺通畅,具有自然的和谐,故以听了可以消除烦恼忧虑,洗净昏沉污浊,使人精神旷达心情愉快,舒和澹泊,宁静安闲,自由自在在天地间生活,跟大自然相往来。

  难怪爱好山林的高士,喜欢松而不能离弃它了。

  金鸡峰上有三棵松,不知有几百年了,微风轻吹,声音如幽静的泉水淙淙地流过石滩,风稍大,就像演奏典雅的古乐。

  那大风来的时候,就像翻扬的波涛,又像击鼓一样,低沉而有节奏。

  方舟上人在金鸡峰下建造了一座楼阁,取名为松风阁,我曾到访而住在那儿,舒畅得意得想要长住下来而忘了回去。

  因为此阁虽在山林之中,可是离人境不远。

  夏天不太炎热,冬天不太寒冷,观赏松可以使我眼睛舒服,聆听松可以使我耳朵舒服,慢步徘徊从容地游览。

  自由自在地徜徉其中,没有外来的事物扰乱心境。

  使人欢喜快乐,使人愿意终日如此,又何必一定要像许由那样到颍水边洗耳才算高洁,像伯夷、叔齐那样爬上首阳山不食周粟才显清廉呢?

  我是四处寄居的人,脚步从不安定于一处,可是对这座楼阁,却不能忘怀,所以在要跟上人道别时,写了这篇松风阁记。

  时间是元顺帝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

《松风阁记》下篇翻译

  松风阁在金鸡峰的下面,活水源的上面。

  我在今年春天才来到这里,留宿了两夜,都遇到下雨,只听到波涛般的声音响彻白天黑夜,没有能完全观看到它的奇妙之处。

  到这时候,来来往往住在松风阁上共十多天了,因而能够完全知道松风阁景色变化的不同情状。

  松风阁后面的山峰,在众多的山峰中特别高,而松树又生长在山峰的顶上,抬头向上看,就像饰有鸟羽的旗帜和车盖笼罩在头顶上。

  当太阳在正当中的时候,有风轻轻掠过那松枝,松枝就像龙凤在飞翔舞蹈一样,长满茂密松针的枝条萦回屈曲,交错纠结,来回摆动;

  阳光把树影洒落在屋檐瓦楞之间,金黄碧绿的颜色交叉错综,编织成美丽的花纹。

  使观看到这种景色的人,眼睛都因此明亮。

  有声音,像吹埙箎一样,像阵雨迅急经过,又像水流冲激着山崖石壁,有时像披着铁甲的战马在奔驰,剑和长矛在互相撞击;

  忽然又发出草虫鸣叫的切切声,忽大忽小,像在远处,又像在近处,无法用语言形容那种情状。

  使听到这种松声的人,耳朵都因此灵敏。

  我将自己的这种感觉去询问上人,上人回答说:“不知道啊。

  我们佛门把使六境清洁纯净作为使心思清明纯正的根本。

  凡是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都是些荒诞无稽的东西罢了。

  ”我说:“既然这样,那么上人用“松风”给这个楼阁取名,是为什么呢?”上人笑着说:“偶然这样罢了。

  ”

  我在松风阁又留宿了三天才回来。

  元惠宗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写此记。

刘基《松风阁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刘基:松风阁记

   刘基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

  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未尽阅其妙也。

  至是,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因得备悉其变态。

   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

  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

  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离褷蜿蜒,轇轕徘徊。

  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绣。

  观之者,目为之明。

  有声,如吹埙篪,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剑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虫鸣切切。

  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

   予以问上人。

  上人曰:“不知也。

  我佛以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

  ”予曰:“然则上人以是而名其阁,何也?”上人笑曰:“偶然耳。

  ”

  

   留阁上又三日,乃归。

  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记。

   会稽(今浙江绍兴)城外的灵峰山,是东南著名的山水游览地。

  灵峰山上有金鸡峰,峰下有所佛寺。

  佛寺附近,一处冬温夏凉、澄澈可鉴的流泉,就是“活水源”,与之相依伴,是松风阁。

  松风阁命名的由来,是因为金团宽鸡峰顶的几株百年古松。

  这金鸡峰在附近的群峰中是最高的了,那挺立山顶的苍松,便宛如高扬云空的羽盖旌旗似的。

  每当高天清风撼动古松遒劲的枝干,它便象蜿蜒的龙蛇和翔动的鸾凤一样缓缓舞动。

  它的斑驳的身影洒落下来,与松风阁的碧瓦画檐相辉映,使人眼目为之明亮。

  松风相搏,如乐器鸣奏,时而如草虫吟唱,时而象阵雨瑟瑟掠过山岫,时而象溪水汩汩冲激着崖石,时而又象铁骑突出、刀枪齐鸣。

  这声音若远若近,乍大乍小,使人的心灵得到意味无穷的感触。

   这就是著名文学家刘基登临松风阁所感受到的山川之美。

  这种幽静清远的自然景色陶醉了作者的心,使他惊奇、叹赏不已。

  文中在描摹松风阁的声色秀美后,又记述了作者与僧人的一段对话。

  当和尚依据佛义说“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时,作者当即追问为什么要以松风名阁,这时和尚只能笑着回答:“偶然耳。

  ”连笃信佛义的和尚也不能否认自然之美,松风阁的奇妙景色,也就更令人遐想不已了。

  这一段话文笔轻灵而意味悠长,显示了作者由衷的喜悦。

   这篇《松风阁记》写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的七月二十三日,即此次游历之末。

  当游历之始,作者另有一篇同题之作,重在议论与抒情。

  文中说:自然之风,附于草木才有声,而“宜于风者莫如松”。

  因为松树躯干挺拔而枝条弯曲,针叶尖小而条枝细长,树形英特而高昂,风姿潇洒而舒展,清风拂过时,流畅畅达,有自然之清音。

  “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

  稍大,则如奏雅乐。

  其大风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刘基说:当自己游于其中时,有一种“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的感觉。

  这种感觉的产生,既在于自然物色之美,即“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更在于这种沉浸于山川之美的逍遥游,“无外物以汩(扰乱)其心,可以喜乐猜唤,可以永日”,使人得到情感的净化与心灵的休憩,享受到一种宁静、隽永的意趣。

   刘基对于松穗或凯风阁自然景致的欣赏,抒发得淋漓尽致。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