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普点评

中国鸟类有多少种类,鸟类大全

  中国鸟类有多少种类,鸟类大全是我国有多少种鸟类?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156科9000多种,我国有81科1186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4%,比印度、澳大利亚这些多鸟的国家还要多,超过整个欧洲、整个北美洲,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的。

  关于中国鸟类有多少种类,鸟类大全以及中国鸟类有多少种类,中国鸟类有多少种鹦鹉,鸟类大全,各种鸟类图片及名称,中国鸟类大全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中国鸟类有多少种类,鸟类大全

中国鸟类有多少种类,鸟类大全

  我国有多少种鸟类?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156科9000多种,我国有81科1186种,占世界鸟类种数的14%,比印度、澳大利亚这些多鸟的国家还要多,超过整个欧洲、整个北美洲,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

  例如,全球共有15种鹤,我国就有9种,占60%;

  全世界共有画眉科鸟类46种,我国就有34种,占74%。

  我国不仅鸟的种类多,而且有许多珍贵特产种类。

  例如象征爱情、羽毛绚丽的鸳鸯、相思鸟;

  产于山西、河北的褐马鸡;

  甘肃、四川的蓝马鸡;

  西南的锦鸡;

  产于台湾省的黑长尾雉和蓝腹鹇;

  我国中部的长尾雉;

  东南部的白颈长尾雉;

  还有黄腹角雉、绿尾虹雉等等。

  还有不少鸟类虽不是我国特产,但主要产于我国境内,如丹顶鹤、黑颈鹤等,因而也显得十分珍贵。

  我国的鸟类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有些种类分布区域很狭窄,数量也不多,成为珍贵稀有种类。

  其中有的已经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如黑鹳、白鹳、朱鹮、黄腹角雉、黑颈鹤、白鹤、丹顶鹤、赤颈鹤、大天鹅、小天鹅、中华秋沙鸭等。

  前些年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公布了我国一、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其中鸟类就有150多种。

  这些鸟类是禁止捕猎的保护对象。

中国有多少种鸟类?

  我国的鸟类分为游禽、涉禽、攀禽、陆禽、猛禽、鸣禽六大类。

  此六类统称为鸟类的六大生态类群。

  全世界已发现有超过一万种,中国已有1400多种。

  虽然鸟类的品种繁多,但是不少鸟类却是濒临灭绝。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十大珍稀鸟类吧。

  1、黑鹳

  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消腊型涉禽。

  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千克;嘴长而粗壮,头、颈、脚部均甚长,嘴和脚红色。

  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种颜色。

  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大型的巢,飞时贺梁它的头颈将会伸直。

  它以鱼为主食,也捕食其它小动物。

  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有沿用旧巢的习性。

  繁殖期4-7月,营巢于偏僻和人类干扰小的地方。

  黑鹳大多数是迁徙鸟类,只有在西班牙为留鸟,仅有少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非洲西部越冬,此外在南非繁殖的种群也不迁徙,仅在繁殖期后向周围地区扩散游荡。

  是白俄罗斯的国鸟。

  2019年8月,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黑鹳现身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湿地。

         

          

  2、朱鹮

  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

  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约30天,40天离巢,性成熟为3岁,寿命最长的记录为37年。

  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中国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有唯一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只(2008年)。

  3、丹顶鹤

  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20-160厘米。

  颈、脚较长,通体大多为白色,头顶为鲜红色,喉和颈为黑色,耳至头枕为白色,脚为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为黑色,头顶为红色,其余全为白色;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都为黑色,其余全为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

  幼鸟头、颈为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

  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

  迁徙季节和冬季,常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

  有时集群多达40-50只,甚至100多只。

  但活动时仍在一定区域内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

  夜间多栖息于四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沙蚕、蛤蜊、钉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为食。

  分布于中国东北,蒙古东部,俄罗斯乌苏里江东岸,朝鲜,韩国和日本北海道。

         

          

  4、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别名角鸡、吐绶鸟,它们的全长约50(雌)~65(雄)厘米。

  而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

  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

  飞羽黑褐带棕黄斑。

  下体几纯棕黄,因为腹部羽毛呈皮黄色,故名“黄腹角雉”。

  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

  雌鸟通体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细纹,上体散有黑斑,下体多有白斑。

  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浙江,在福建、广东、湖南、江西亦有分布。

  食物主要是蕨类植物的果实。

  截止2013年,中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护地为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黑颈鹤

  黑颈鹤是一种大型涉禽,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

  颈、脚甚至长,通体羽毛灰白色,头部、前颈拿拍滑及飞羽黑色,眼先和头顶前方裸露的皮肤呈暗红色,尾羽褐黑色。

  它的头顶,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

  虹膜黄褐色,嘴肉红色,尖端沾黄,腿和脚灰褐色。

  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除繁殖期常成对、单只或家族群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在越冬地,常集成数十只的大群。

  它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砂粒为食。

  繁殖于拉达克,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越冬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藏南部、贵州、云南等地。

  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6、白鹤

  白鹤是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体长为130-140厘米。

  站立时通体白色,胸和前额鲜红色,嘴和脚暗红色;飞翔时,翅尖黑色,其余羽毛白色。

  虹膜棕黄色,嘴、脚暗红色。

  2龄脚变红色,3龄嘴亦变为红色。

  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

  常单独、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节则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别是在迁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

  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荠等植物的茎和块根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软体动物、昆虫、甲壳动物等动物性食物。

  分布于中国、印度、伊朗、阿富汗和日本等地。

  2019年9月28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闭会,会议表决通过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确定白鹤为江西省“省鸟”的决定》决定为白鹤为江西省省鸟。

         

          

  7、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它的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

  嘴和腿脚红色。

  雄鸭头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镜;头顶的长羽后伸成双冠状。

  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

  出没于林区内的湍急河流,有时在开阔湖泊。

  成对或以家庭为群。

  潜水捕食鱼类。

  分布于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河北、长江以南等地,主要栖息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溪流、河谷、草甸、水塘以及草地。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

  8、赤颈鹤

  赤颈鹤是大型涉禽,共分化为3个亚种。

  后趾小而高位,不能与前三趾对握,因此不能栖息在树上;全身羽毛大致呈浅灰色,成鸟颈部裸露红色的皮肤。

  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为黑色,白色而修长的内侧飞羽垂直的覆盖着尾部。

  嘴灰绿而脚粉红。

  栖息于多草的平原、水田、沼泽湿地及森林边缘。

  以稻谷及水生植物的根、块茎为食,也取食鱼类和蛙类。

  7-12月份繁殖,筑巢于沼泽地带成团的植物丛中,以水生植物茎、叶筑成。

  每窝产卵2枚,绿色或粉红白色,具褐色和紫色斑点。

  雌鸟孵卵,雄鸟守卫,孵卵期30天,由双亲共同照料幼雏。

  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云南盈江和西双版纳等地。

  9、金雕

  金雕属于鹰科、真雕属的猛禽。

  体长76--102厘米,翼展达2.3米,体重2--6.5千克。

  雌雄同色;未成长时,头、颈黄棕色;两翼飞羽除了最外侧三枚外基部均缀有白色,其余身体部分暗褐色;羽尾灰白色,羽端部黑色;成年鸟翼和尾部均无白色,头顶羽色转为金褐。

  其腿爪上全部都有羽毛覆盖著。

  栖息于高山草原、荒漠、河谷和森林地带,冬季亦常到山地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活动,最高海拔高度可到4000米以上。

  一般生活于多山或丘陵地区,特别是山谷的峭壁以及筑巢于山壁凸出处。

  以其敏捷有力的飞行而著名;以大中型的鸟类和兽类为食。

  分布于北半球温带、亚寒带和寒带地区。

  10、褐马鸡

  褐马鸡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体高约60厘米,体长1-1.2米,体重5千克,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尾巴高高竖起。

  翅短,不善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

  褐马鸡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树、桦树次生针阔混交森林中。

  仅见于中国山西、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

  1987年调查野生种群仅有数百只,根据2009年文献报道,中国现存的野生褐马鸡数量在17900只左右。

  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世界终有生灵涂炭一日,所以,放过濒危动物也是放过我们自己。

  2020年的蝙蝠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让我么以大自然为家,与动物为亲,共同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共创一片和谐的蓝天!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