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汉书》的区别

关于《史记》与《汉书》的区别的最新点评答案内容如下:

《史记》与《汉书》的区别

《史记》与《汉书》的区别如下;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经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但是,在内容和手法上,《汉书》和《史记》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传记主角身份不同

《史记》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汉书》的精华则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通过叙述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全面地展现了西汉盛世的繁荣景象和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史记》所写的秦汉之际的杰出人物是在天下未定的形势下云蒸龙变,建功立业,涌现出的一批草莽英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战将和谋士。《汉书》所写的西汉盛世人物则不同。他们是在四海已定、天下一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中固然不乏武将和谋士,但更多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

二、《汉书》记叙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更多

除《世家》外,《史记》的人物传记基本都是以写单个人为主,很少全面叙述家族的兴衰史。在汉初的功臣传记中,只有《绛侯周勃世家》写了周勃、周亚夫父子的事迹,其他人的传记基本是止于其身。西汉盛世培育了一大批官僚世家,他们不是一代为官,而是几代人相承,长盛不衰。《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如《霍光金日磾传》《张汤传》《杜周传》《韦贤传》《萧望之传》《冯奉世传》《翟方进传》等,传主都不是单独一个人,而是记叙几代人的事迹,通过描述这些家族的兴衰史,对西汉社会的变迁作了多方面的展示。

三、二者对酷吏批判的程度不同

《史记》对酷吏的揭露极为深刻,张汤、杜周是酷吏的典型代表。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西汉社会刑法的严酷,吏士的残暴。班固也批判酷吏,《汉书》亦设《酷吏列传》。可是,《汉书》的《张汤传》《杜周传》在揭露张汤、杜周文法刻深,寡恩少义的同时,对他们的子孙张贺、张安世、张延寿、张千秋,杜延年、杜缓、杜钦等人的美德懿行多有称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张汤、杜周这两位酷吏的反感,使他们的形象更接近于生活实际。

四、二者悲剧人物数量不同

《史记》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有大量悲剧人物的传记。《汉书》中悲剧人物的数量不如《史记》那样众多,但《李广苏建传》中李陵和苏武的传记,却和《史记》的许多名篇一样,写得酣畅淋漓,悲剧气氛很重。

五、二者行文笔法不同

和《史记》疏荡往复的笔法不同,《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

首先,《汉书》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其次,《汉书》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加以叙述,而且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要特别加以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它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汉代各种制度的演变,强化了叙事的力度。

再次,《汉书》的谨严有法,还在于它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汉书》和《史记》一样,也写了许多人物的轶闻逸事,有的甚至是生活琐事。对于这类事情,司马迁或把它放在传记的前面,或者穿插在中间,也有的放在末尾,没有固定的位置。《汉书》则不同,凡属传闻类的生活小故事几乎全部置于篇末,很少有例外者。这与其说是追述往事,不如说是为所写的人物作一生的总结。这种追叙、补叙的手法,使作品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加了波澜起状。

总之,《汉书》有精细的笔法,有自己固定的叙事规则,以谨严取胜,从而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