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本点评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 范仲淹是南阳人吗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是北宋的。关于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以及苏轼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代表作,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代表做什么?,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世称,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欧阳修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

范仲淹是南阳人吗

  范仲淹不是南阳人的。

  范仲淹生平

  范仲淹(989—1052)

  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到参知政事(副宰相)。

  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中年做官后,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康定元年(1040),边事紧急,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罢相,范仲淹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攻击他引用朋党,迫使离朝,“庆历新政”即此结束。后于赴颖州途中病死。

  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自己的诗文也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岳阳楼记》是其传颂千古的名作。文章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光”。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调。诗歌方面,坚持风雅传统,诗风古朴,有散文化及多议论的倾向,以《四民歌》为代表。词存五首,《渔家傲》为其名作,写戌边生涯,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慨及忧国思乡的悲凉情怀表达得协和统一,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有《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

  是北宋的。

  范仲淹是北宋的吴郡吴县人,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

  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

人物简介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

  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

  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实施新政

  庆历三年(1043年)八月,范仲淹针对北宋内忧(官僚队伍庞大,但行政效率低)、外患(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的现状,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纲领,主张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等,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举等各个方面和领域。

  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全国也普遍办起了学校。

  庆历五年(1045年),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攻击革新派为朋党,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败告终。

  庆历新政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庆历新政最后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庆历新政是在宋仁宗年间范仲淹以及其他几位大臣一起推出的改革朝政的一次尝试,但是最终还未推行多久就被尽数废除,这是什么原因呢?

  宋仁宗后期,由于官僚队伍的逐渐庞大造成行政效率底下,导致人民的生活困苦不堪,伴随着辽和西夏的骚扰,宋仁宗统治的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安。

  范仲淹以及其他几位大臣请命推行新政,推出了十项整治冗官的新政。

  从客观上看来,庆历新政的整治内容确实是有利于减轻冗官困扰,肃清官僚队伍,提高行政效率的。

  但是,由于世家大族早已根深蒂固,庆历新政推行的新的选官用人办法触及了他们的利益,于是新政还未推行多久,就遭到世家大族的反对,宋仁宗不堪压力,于是范仲淹等人被贬出朝廷,庆历新政彻底废除。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

  范仲淹是北宋朝代_州人。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

  祖籍_州,后移居苏州吴县。

  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

  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宋夏战争爆发后,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对宋夏议和起到促进作用。

  西北边事稍宁后,宋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枢密副使。

  后拜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

  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_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_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

  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

  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至清代以后,相继从祀于孔庙及历代帝王庙。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