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日常点评

农村难认的稀罕老物件有哪些 农村老物件名称

  农村难认的稀罕老物件有哪些?是砻糠;擦冲子;穴子;煤油灯;鏊子;笆斗篓子;水担和水桶;捞子;龙骨水车;秧马;扇车的。关于农村难认的稀罕老物件有哪些以及农村难认的稀罕老物件有哪些图片,农村难认的稀罕老物件有哪些呢,农村有哪些老物件值得收藏,农村特有的老物件,农村哪些老物件值得的收藏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农村难认的稀罕老物件有哪些

农村老物件名称

  农村老物件名称如下:

  一:碓窝

  这种老物件,叫作碓窝(duì wō),是一种石制、铁制或木制的深窝状工具,常见为石制。它是一种用杵(即碓窝棒)来舂米、面、糍粑或花椒、辣椒粉等的很古老的生活常用工具。

  小时候,母亲将炒过的芝麻、陈皮、花生米与红糖、猪油等放在碓窝里,用碓窝棒将它们舂成又香又粘的汤圆馅。每次我都屁颠屁颠地和母亲一起去舂,舂完后忍不住上手拧一块放嘴里吃,真是太香了!

  碓窝,在上世纪四川的农村会经常见到,也经常用,只是现在比较少了,因为有了更好的替代品。在一些古镇上,我们还能见到一些商家用它来打糍粑等。但不管何时,碓窝都是一代人满满的回忆。

  二:石磨

  这种老物件,叫作石磨,是劳动人民发明的由两个圆石做成的、用水作动力,将米、麦、豆、玉米等粮食加工成粉末、浆状的一种人力机械。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圆石接触的两面都有纹理,有助于滚动过程中粮食被磨碎,这就是传统工艺。

  记得小时候,农村用得最多的是用来磨豆浆、磨玉米等。将泡好的豆子加到石磨中间的孔里,再转动带柄的石磨,每次都是母亲磨,我舀豆子,当看到豆浆从石磨中间渗透出来后,特别兴奋。

  还有就是磨玉米,新鲜的玉米棒脱粒后,放在石磨里磨成玉米粉,再煎成玉米饼子,别提多香了。现在农村里用石磨的情况少了,在一些古镇里能看见用来磨豆花、豆浆等,如今最让我怀念的就是母亲做的玉米饼子了。

  三:黑白电视

  黑白电视,这种带有两根天线接收信号,有时需要人手控制,否则就会出现很多“雪花”的电视,最具有怀旧的情怀,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满满的回忆。

  那时村里买黑白电视的很少,我们看《霍元甲》《射雕英雄传》、女排等节目,还要去隔壁村。有一次,姐姐晚饭还没煮好,就急忙带着哥哥和我,饿着肚子、端着小凳去邻村看电视了。父母得知后,第二天就买回来一台电视,把我们兴高得手舞足蹈。

  四:三转一响

  三转一响,又叫四大件,包括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手表。一般家庭拥有了这四大件,就意味着过上了小康生活。四大件是那时代人们能拥有的最高财富,也是农村女子陪嫁的标配,有了四大件,出嫁女子也有底气了。

  我们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用的就是加杠、加铃铛的自行车,那年代的自行车有凤凰牌、永久牌或飞鸽牌等。收录两用的录音机,也是那时稍富裕家庭的必备品。

  会用缝纫机做衣服,也是那年代年青女子的必备技能,农村女子一旦有了这种技能,会被认为是优质女孩,当然这有着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思想。那时中国三分之一的人都戴手表,记得上初中和高中时,我戴的是石英表。

  五:算盘

  算盘,也是比较老的物件了,它起源于中国,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上小学时老师还教过我们记口诀、打算盘,现在已忘得差不多了。

  算盘是祖先们的大智慧,是现代计算机的前身,是中国古代计算技术的符号。现在偶尔还挺想念小时候打算盘的“嘀嗒、嘀嗒”的悦耳之声。

  五:爆米花机

  上世纪经常有人扛着爆米花机挨村窜户而来,爆米花不需吆喝,只要在村子里响起“嘭”的一声,孩子们就知道爆米花的人来了,就会用葫芦瓢、小铁盆装上玉米粒、大米去排队换爆米花了。等到要爆时,就赶紧捂起耳朵躲得远远的。

  六:杆秤

  那时,城镇农村都用这种杆秤,这是电子秤问世前用来称重的物件,是很多商店、小贩等的必需品。我们那时还在上学,对这类秤还真不会认。这类秤有一个铁的秤砣,因此造就了一个俗语:“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七:弹弓

  弹弓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玩具,是男孩子的英雄情结,那时的男孩几乎人手一个。作为女孩的我也喜欢玩,常常缠着哥哥,也给我做一个。那时男孩子喜欢用弹弓来打鸟,只是后来不允许了。不过,这种玩具还是有点危险的,要小心。

  八:火柴

  在没有打火机的年代,火柴是寻常的生活必需品,农村里用火柴生火做饭。划一根火柴,磷片上便摩擦亮起小小的火花,一股股独有的、有点带香的味道便飘了出来。直到1994年火柴厂倒闭,故事书里卖火柴的小女孩永远失业了。

  九:饭盒、茶缸

  铝制饭盒,是那一代人上班、上学的必备品,装满地道的家的味道。我上初中时,就装一些米、红薯等放在铝制饭盒或茶缸里,带到学校食堂去蒸饭,总觉得用这种东西蒸出来的饭特别香。

  上次回老家,看到母亲还存有这样的物件,只是经年累月,很多瓷皮已退却,露出了黑色的底色,彰显出了年代的久远。

  十:连环画

  我们的童年时光里,没有绘本,没有漫画,有的只是连环画,也叫小人书。那时,但凡哪个同学有一本小人书,大家就轮流借阅来看,有时还在煤油灯下连夜看。

农村难认的稀罕老物件有哪些

  是砻糠;擦冲子;穴子;煤油灯;鏊子;笆斗篓子;水担和水桶;捞子;龙骨水车;秧马;扇车的。

砻糠

  农村过年做酒时碾去稻谷皮的工具。

  稻壳粉碎后叫砻糠,俗语:鸭吃砻糠鸡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

擦冲子

  擦玉米捧工具它这不太精致那铁尖头安全系数太低。

  手工扒苞米,先把玉米棒在那个东西上顺着推几下,玉米棒上会出现一道道沟,把玉米粒推掉一溜一溜的籽,就非常容易把玉米棒脱粒。

穴子

  穴子,是我们农村人到了秋天粮食都收割回来之后,在仓子里圈起来盛玉米粮食之类的。

  这个物件在农村很受欢迎,用它可以很省地方而且还可以保证粮食的良好的通风。

  一般它是用高粱的秸秆和芦苇杆编制而成的。

煤油灯

  煤油灯最初的名字叫“桅灯”。

  最早用于船的桅杆上,也是泊来品,因其抗风性极强,后又用于畜力车,家庭也有用的,但价格高于油灯。

  这个物件是汽灯,汽灯一般人很少用,据说比较危险。

鏊子

  这个物件是过去农村人用来摊煎饼吃的,整个都是平面,用铸铁做的,这个物件在山东,河北等地用得比较多。

  用来烙饼或者摊煎饼是非常实用的物件。

笆斗篓子

  独轮车上放的那个缠红布的叫笆斗篓子,那时候农村差不多家家都有,这是正月过年走亲戚盛饽饽的标准器物,盛满后盖上红花包袱。

水担和水桶

  水担和水桶,有铁链和钩子,扁担是两头尖,没有铁链和钩子,是用来担梱状物体的,直接把扁担的尖头插进物体来担的。

  农村还有用,在山上担刚割下的麦子丶糜子丶豆类丶青草等。

  用老的竹子做成的,挑起东西来,两头上下跳舞,感觉中间的重力分散到两头去,肩膀的压力似乎少了许多。

捞子

  这个老物件是荆条编的捞子,用于捞饺子、面条或煮好的菜。

  又经济又好用。

龙骨水车

  木制的水车,形状犹如龙骨,又叫“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作为灌溉机具现在已被电动水泵取代了,很多年轻人没见过,也不知道咋用。

  然而这种水车链轮传动、翻板提升的工作原理,却有着不朽的生命力。

秧马

  秧马,以前农民稻田插秧时乘坐的器具,一个形似马鞍的小板凳镶嵌在一块木板上,乘坐姿势好似在骑马,苏东坡看到“农夫皆骑秧马”写出了《秧马歌》,乾隆皇帝《插秧吟》“它田漠漠熏风起,插秧时节江村美,儿骑秧马学插秧,壮者手疾力独强”,使秧马更增文化内涵。

扇车

  扇车,以前农民用于清除谷物中的颖壳、灰糠及瘪粒等的一种农具。

  是一种能产生风的机械,也叫“扬谷器”、或扬车。

  由人力驱动,用于清选粮食。

  扇车是现代农业机械普及以前在农村“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农具。

以前在农村常见,现在稀少的老物件有哪些?

  对于小的时候记得生活,农村的人来说,大部分人其实还是比较怀旧的,看着小时候常见的东西慢慢的消失,在自己的生活中,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感触。

  农村里面的一些东西虽然不值钱,但是用起来却非常实用,而且都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对于八九十年代的人来说,也算是童年回忆。

  以前经常在农村能够看到架子车压水井,还有蜂箱,织布机,缝纫机,煤油灯这些东西现在都已经看不到了。

  对于压水井这个东西,北方的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因为80年代的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在家里的院子打一口井,而压水井这个东西就是每天在取水的时候一直按压,然后就能够喝到正宗的井水。

  那个时候的环境并没有污染,所以井水也是非常清楚的,就算是夏天直接喝都没关系,反而是觉得非常凉爽。

  压水井是一种铁做的物件,取水之前就需要一直按压,不过现在随着自来水的普及,这种东西也是越来越少了。

  还有另外一个很少见的老物件就是架子车,这个车也被叫做平板车,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运输工具,每家每户可能都会用架子车来拉粮食,甚至还能够拉人。

  下个车其实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运用的是杠杆原理,只不过后面自动化汽车在不断的普及,这种需要人去推拉的架子,车慢慢的也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北方的人民在做饭的时候,应该对于风箱这个东西也相当熟悉,因为那个时候做饭全部都是用的柴火灶,但是柴火灶有的时候又不好生活,所以就需要用风箱来帮忙送气。

  风箱一般就安在灶台的旁边,专门用来帮忙吹风,因为有的时候火势不太旺,只要把风箱拉一拉,火势就能够旺起来了,烟也比较少。

  不过现在大家用的都是煤气或者是天然气了,甚至农村的灶台全部都扒掉了,所以风箱也就越来越少了。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