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的诗句?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上元节的。关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的诗句以及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的诗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意思啊,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背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为什么等问题,农商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谁写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欧阳修写的。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
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的诗句
1、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2、“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柔情密意溢于言表。
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
3、“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
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什么节日?
- 01
元宵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指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意思是: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欧阳修著名的一句诗句,写的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该句诗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全诗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意思是: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此词言语浅近,情调哀婉,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元夜图景,展现相同节日里的不同情思,仿佛影视中的蒙太奇效果,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写出一位女子悲戚的爱情故事。
上阌描绘“去年元夜时”女主人公与情郎同逛灯市的欢乐情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起首两句写去年元宵夜的盛况美景,大街上热闹非凡,夜晚的花灯通明,仿佛白昼般明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女主人公追忆与情郎月下约定的甜蜜情景,情人间互诉衷情的温馨幸福溢于纸上。
从如昼灯市到月上柳梢,光线从明变暗,两人约定的时间又是“黄昏”这一落日西斜、素来惹人愁思的时刻,皆暗示女主人公的情感故事会朝着悲剧发展。
下阕写“今年元夜时”女主人公孤独一人面对圆月花灯的情景。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一年过去,眼前的景象与去年没有两样,圆月仍然高挂夜空,花灯仍然明亮如昼,但是去年甜蜜幸福的时光已然不再,女主人公心里只有无限相思之苦。
之所以伤感,是因为“不见去年人”,往日的山盟海誓早已被恋人抛诸脑后,如今物是人非,不禁悲上心头。
令人肝肠寸断的相思化作行行清泪、浸湿衣衫。
“泪满春衫袖”一句是点题句,将女主人公的情绪完全宣泄出来,饱含辛酸蕴藏无奈,更有无边无际的苦痛。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