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日常点评

阿昌族有哪些风俗 阿昌族是少数民族吗

  阿昌族有哪些风俗?饮食: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食,辅以面食,嗜食酸笋、酸菜等食物,也喜食火烧猪肉的。关于阿昌族有哪些风俗以及阿昌族有哪些风俗,阿昌族有什么风俗,阿昌族有什么风俗传统,阿昌族的风俗,阿昌族的传统风俗等问题,农商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阿昌族有哪些风俗

阿昌族是少数民族吗

  是的,阿昌族是少数民族的。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有哪些风俗

  1、饮食: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食,辅以面食,嗜食酸笋、酸菜等食物,也喜食火烧猪肉。

  2、服饰:传统上,阿昌族男子一般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

  妇女的服饰因地而异。

  3、婚姻:阿昌族的家庭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实行幼子继承制,也有三代同堂的家庭。

  4、丧葬:阿昌族一般行土葬。

  在信仰佛教的地区,人死后,先请佛爷念经,然后择吉日出殡。

  也有接气、报丧、停灵祭奠等习俗。

  5、窝罗节:窝罗节是在每年的正月初四举行,人们要祭献最好的菜肴,然后吃狗肉和芋头。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来源于祭祀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的一种古老宗教仪式。

  6、火把节:火把节是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要杀猪、宰牛祭祀,还要熟制火烧生猪肉拌米线给大家分食。

  7、泼水节:阿昌族也有泼水节,姑娘家会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

  泼水节不仅是阿昌族的节日,也是中国傣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和中南半岛某些民族的新年节日。

阿昌族风俗有哪些?

  阿昌族的风俗如下:

  一、风俗习惯

  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

  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裤脚短而宽。

  小伙子喜缠白色包头,婚后则改换黑色包头。

  有些中老年人还喜欢戴毡帽。

  青壮年打包头时总要留出约40厘米长的穗头垂于脑后。

  男子外出赶集或参加节日聚会时,喜欢斜背一个“筒帕”(挎包)和一把阿昌刀,更显得英俊而潇洒。

   

  妇女的服饰有年龄和婚否之别。

  未婚少女平时多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包头。

  梁河地区的少女也喜欢穿筒裙。

  已婚妇女一般穿蓝黑色对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绑腿,喜用黑布缠出类似尖顶帽状的高包头,包头顶端还垂挂四五个五彩小绣球,颇具特色。

  每逢外出赶集、做客或喜庆节日,妇女们都要精心打扮一番。

  她们取出珍藏的各种首饰,戴上大耳环、花手镯,挂上银项圈,在胸前的钮扣上和腰间系挂上一条条长长的银链……,此时的阿昌族妇女,全身银光闪闪,风采万千。

  当你走进阿昌族山寨,你还会发现阿昌族青年男女都喜欢在包头上插饰一朵朵鲜花。

  这朵朵鲜花,不仅美观,而且他们还视之为品性正直、心灵纯洁的标志。

   

  阿昌族禁止在正月初一杀家畜和伤害动物;妇女生孩子未满7天时,忌讳别家男子进入院内。

  阿昌族男女青年结婚的婚宴上,首先要请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并摆上一盘用猪脑拌制的凉菜,酒宴后舅舅要送新娘一条约4.5千克的带猪尾巴的后腿,称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远不忘娘家的养育之恩。

  阿昌族以米饭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

  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下,捞出配上佐料即可食用。

  阿昌族喜吃芋头,传说古代庆丰收时,杀狗和吃芋头必不可少。

  阿昌族妇女大都会做豆腐、豆粉,常用豌豆做成凉粉供食。

  肉食主要来源于饲养的猪和黄牛。

  猪肉喜欢用来作火烧生猪肉米线,即将猪宰杀后用麦秆或稻草将猪皮烧黄,刮洗干净,然后切碎拌上醋、大蒜、辣椒等佐料与米线一起食用。

  稻田养鱼是日常吃鱼的主要来源,食用时多将鲜鱼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 蒸熟即可上桌。

  以酸辣谷花鱼(栽秧时将鱼苗放入田内,谷熟后取鱼,称谷花鱼)最具特色。

  腌制的咸菜、卤腐、豆豉常年必备,每餐不少。

  酒是阿昌族人常年不断的饮料,妇女常饮用糯米制作的甜酒,有浓郁的酒香和甜味;成年人和老年人多饮白酒。

  现在大多数阿昌族都已会用蒸馏法制作烧酒。

  二、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阿昌族过去普遍信仰小乘佛教。

  在梁河、潞西一带的阿昌族主要奉行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

  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出洼(开门节)、烧白柴、泼水节等。

  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

  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其中以火把节和窝罗节的规模较大,活动内容较多。

  1、窝罗节

  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四是族传统的重要节日--窝罗节。

  在阿昌语中,“窝罗”是“在屋旁欢乐”的意思。

  相传,这一节日是为纪念传说中的创世始祖遮帕麻和遮米麻而举行的。

   

  节日的前夕,各村各寨都要用竹木搭起一座4米见方的窝罗台坊,中间立两块牌坊,上绘日、月、星图案,下绘阿昌族男女彩像,象征两位始祖。

  牌坊顶端耸立一把巨大的木刻满弦弓箭,表示先祖射落假太阳的那把神箭。

  隆重的祭祖仪式由德高望重的“活袍”主持。

  他会高唱起本民族的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祝赞这两位始祖的丰功伟绩。

  接着,人们跟着“活袍”,围绕着窝罗神台唱起古朴原始的窝罗调,跳起以“太阳”“月亮”等自然景观为舞蹈造型的窝罗舞,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除了歌舞,节日期间还进行武术、对歌、秋千、春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整个节日洋溢着一派虔诚、欢乐、祥和的气氛。

   

  2、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为祈求五谷丰收,驱虫沣灾,要杀猪、宰牛祭祀,届时要熟制火烧生猪肉拌米线给大家分食。

  入夜后点火把在村寨周围游动。

   

  3、泼水节 

  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

  参加聚餐的人数相符,大家才能落座入席。

  小伙子要在别人不察觉的情况下把姑娘家的鸡头偷走,如鸡头被姑娘查出来,要罚偷鸡头者一碗酒,否则就要罚姑娘喝酒。

  如果偷者被人当场抓住,不仅要受罚,还要被姑娘取笑。

  酒后小伙子要根据菜价,将钱在不让姑娘察觉的情况下交给姑娘。

  扩展资料

  阿昌族婚俗

  阿昌族解除婚约婚誓,须退回盟誓的相片及头发。

  忌烧毁相片、头发,否则认为照片及头发烧毁后,人会大病乃至会疯。

  阿昌族同姓忌婚配。

  有招婿入门习俗,上门男子须改名随女方姓。

  婚礼举行3天。

  在婚礼中新娘、新郎逐桌去敬糖茶,客人喝毕放少许钱币于杯中。

  阿昌族男女青年结婚的婚宴上,首先要请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并摆上一盘用猪脑拌制的凉菜,酒宴后舅舅要送新娘一条约4.5千克的带猪尾巴的后腿,称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远不忘娘家的养育之恩。

  阿昌族历史上曾有抢婚和逃婚和习俗。

  抢婚一般由以下两种原因引起:一是男女深恋,但女方父母不同意,两人只好商定由男方来抢婚,造成既成事实后,迫使女方父母同意;二是订下婚约后姑娘反悔,男方不甘心,只好强抢,迫使姑娘就范。

  逃婚一般发生在双方父母都不同意的情况下,恋人只好双双逃走,以此争取婚姻的自由。

  上述习俗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变化,现已基本绝迹。

   阿昌族结婚按长幼顺序进行,如长子未婚,次子和次女也不能结婚,姐姐未嫁,妹妹和弟弟也不能先于姐姐结婚。

  如弟妹先于哥姐结婚,则要举行"跨越礼"和给哥姐一些钱,以对哥姐表示道歉和尊敬。

  阿昌族的小伙子在娶亲的时候,要请两个手脚麻利,动作敏捷的陪郎帮着撑雨伞。

  因为当新郎要进姑娘家的堂屋时,新娘寨子的年轻姑娘们都要从廊檐两旁向他泼清水,如果新郎被淋湿了,就会被人看不起;如果新郎滴水未沾,连陪郎也会得意骄傲。

  据说,这伞是保护新郎免遭伤害的工具。

  在很久以前,有个阿昌族的小妹妹叫腊咪,在她六七岁时父母双亡,靠着哥哥过日子。

  十六岁时,两个哥哥分家,她便跟大哥在一起生活。

  有一天,外寨一家叫腊纳的来向腊咪的哥哥提亲。

  因为要娶腊咪的这个小伙子平时娇生惯养,脾气不好,甚至连开销都不会算。

  为了能娶到腊咪,腊纳家的财礼给得十分丰厚,兄弟俩一算,除了办嫁妆外还能剩下一些用,也就爽快地答应了。

  腊咪看不上这个小伙子,她喜欢一个叫腊舍的年轻人。

  一次对歌后,俩人交换了定情物,并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日子。

  腊咪的两个哥哥知道腊舍把妹妹拐走了,而且腊舍家也送齐了财礼,心里很不情愿。

  两个嫂子见腊咪找了这样一个标致能干的小伙子也很嫉妒,就火上浇油,于是兄弟俩就想害死腊舍。

  认亲的那天,天还很早,腊舍就到了腊咪的寨子。

  但腊咪的两个哥哥不让他进门,说"腊舍是晚上把人领走的,天黑了才能让他进家门。

  "

  好容易等到天黑下来,腊舍的伙伴放着鞭炮,吹着唢呐,热热闹闹地进了腊咪家,腊舍高高兴兴地走上坷头,正想拱手作揖,突然几盆冷水从廊檐两旁劈头盖脑地泼下来,只见眼前闪来两条白光,腊舍一声惨叫就倒下了。

  腊咪听到这个消息后便把自己勒死了。

  后来,人们为了保障新郎的人身安全,就在新郎到达新娘家门口时撑起伞来遮住新郎,叫做:伞护新郎保全身。

  因此,这种特殊用处的伞实际是阿昌族新郎的护身符。

  参考资料:云南省人民政府-阿昌族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