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普点评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是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

  关于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以及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 是哪代诗人,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字什么,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字什么号什么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世称“范文正公”。

  仁宗时,担任右司谏。

  景祐五年(1038年),在西夏李元昊的叛乱中,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协助夏竦平定叛乱。

  庆历三年(1043年)富弼、韩琦等人参与“庆历新政”。

  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建议。

  历时仅一年。

  后因为遭反对,被贬为地方官,辗转于邓州、杭州、青州,晚年知杭州期间,设立义庄,皇佑四年(1052年)病逝于徐州,谥文正。

  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

  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语言特点:

  1、词语:简练、传神;

  平仄配合,协和音律。

  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

  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

  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

  2、句式:工于对仗,多用对偶句(骈句);

  句式活泼,长短句结合。

  骈句的大量运用则使得语言整齐而富有气势。

  如写景,作者几乎全用骈句写成,使景的特点更加明确而突出。

  但作者在骈句当中也适当穿插使用散句,又使得整句当中有变化,读起来长短交错,抑扬变化,给人以美的感受。

  3、表达方式: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自然结合。

  开头叙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不过一年,就做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已暗含“不以己悲”的意思,说明他与一般“迁客”不同;

  这对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乃至最后写“古仁人之心”,都具有引发作用。

岳阳楼记及作者简介

  简介: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宏冲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

  苏州吴县人。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

  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基核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扩展资料

  《蔽锋歼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