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普点评

秋天有哪些民俗活动,秋天有哪些民俗活动可以参加

  秋天有哪些民俗活动,秋天有哪些民俗活动可以参加是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的。

  关于秋天有哪些民俗活动,秋天有哪些民俗活动可以参加以及秋天有哪些民俗活动,秋天有哪些民俗活动名称,秋天有哪些民俗活动可以参加,秋天的民俗活动有什么,秋天的民俗文化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秋天有哪些民俗活动,秋天有哪些民俗活动可以参加

秋天有哪些民俗活动,秋天有哪些民俗活动可以参加

  1、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乞巧,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

  2、鬼节(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鬼节。

  )祭祀。

  3、中秋节(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

  )拜月亮,吃月饼。

  4、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1、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2、鬼节,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

  鬼是在人类蒙昧时期,对生命的一种延伸。

  东西方文化对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

  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很多鬼节,分别有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等。

  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等,但最著名的是万圣节。

  此词条将详细介绍中外各个鬼节的起源文化等内容。

  3、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秋天的习俗有哪些?

  秋季是指立秋至立冬之间的一段时间,其中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重要节气。

  分别有贴秋膘、啃秋、出游迎秋、放河灯、白露茶、秋分食新、观红叶等习俗。

  1、立秋:8月8日

  在民间也流传着“贴秋膘”、“啃秋”等习俗。

  【贴秋膘】

  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白白胖胖为标准。

  在清朝,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

  将体重与立夏所称的体重对比来检验当年夏季身体的健康状况。

  如果瘦了就要在立秋后“补”,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

  一般首推吃肉,“以肉贴膘”。

  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炯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在黑龙江安达,立秋日要吃面条,称为“抢秋膘”,意在祝福健康。

  在河北遵化,要吃瓜果、肉食,称“填秋膘”。

  【啃秋】

  在江南地区,立秋之时要吃西瓜以“咬秋”。

  相传,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害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吃西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结果果真如此。

  此后渐渐形成习俗,每岁秋来之时,家家剖食西瓜,谓之“啃秋”。

  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

  ”有迎秋之意,后来人们把在立秋当天吃西瓜也称之“啃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整个秋天不生病,并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

  城里的市民在立秋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而农村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下、树荫里,三五成群,席地而坐,吃西瓜,吃山芋,吃玉米棒子,尽情地啃。

  2、处暑:8月24日

  【瞎迟出游迎秋】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

  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

  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差埋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

  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

  3、白露:9曰8日

  【白露茶】

  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

  说到白露,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后,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

  4、秋分:9月24日

  【秋分立秋社】

  古人立社,原本是为了春天祈祷农事顺利举行的祭祀,后来倡导“春祈秋报”的做法,于是在秋分节气之际又设立秋社,如同拔楔最初只有上巳节(三月三日)的春楔,如兰亭曲水流筋等,后来春秋两季的佳日,都借以举行游戏活动,于是又有了秋楔。

  大概民间认为春季农事即将开始,祭祀可以祈祷农事顺利,而秋季耕作结束,便应以举行祭赛来表达感恩之情。

  【秋分食新】

  秋收时,农家割新稻,一般称之为开稻门,凡是初次所做的新米饭,都要先祭献过祖宗和土地之神,然后招集家人,共同食用,称之为食新或者献新。

  考究的人,还会选择吉日,焚香设酒以祭献。

  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也是这样。

  四虚神蚂川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的少数民族尝新多在六月二十四日,以荞麦成熟作为尝新之日;而冕宁、越_一带,则在七月十五,以稻米成熟之期为尝新。

  遇到闰月,应提前一个月。

  尝新之日,采收新荞麦或者新米制成米饭,另用当年的母鸡一只,富裕人家还要宰羊,祭献在祖灵之前,以示珍视米谷,报答恩德,绝不忘本。

  5、寒露:10月9日

  【秋钓边】

  此时阳光不若夏季猛烈,深水区难以被晒透,所以鱼、蟹都移向更为温暖的浅水区,正是临水垂钓的大好时机。

  【观红叶】

  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

  秋风飒飒,黄护叶红。

  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

  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6、霜降:10月24日

  【谷物满仓】

  霜降是每年秋后农业收获的一大节气。

  武进农谚日:“霜降到,呒老少。

  ”意即此时田里的庄稼不论成熟与否,一齐都可收割了。

  【买柿子和苹果】

  黄河以北在霜降这个时节也有不少吉祥的民俗:如老百姓会买柿子和苹果,意思为事事平安,商人会把栗子和柿子放在一起图“利市”。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