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文卿人物形象及事件思维导图,鲍文卿人物形象及事件350字是鲍文卿是一个较为正面的人物,本是崔按察门下一戏子的。
关于鲍文卿人物形象及事件思维导图,鲍文卿人物形象及事件350字以及鲍文卿人物形象及事件思维导图,鲍文卿人物形象及事件概括,鲍文卿人物形象及事件350字,鲍文卿人物形象及事件100字,鲍文卿人物形象及事件600字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鲍文卿人物形象及事件思维导图,鲍文卿人物形象及事件350字
鲍文卿是一个较为正面的人物,本是崔按察门下一戏子。
曾为素不相识的被人连累下狱的知县求情,堪称义举,不受人恩惠,可见清风,是个大义不贪财的君子。
后被知县谢恩,如待上人。
后因崔老爷病故,鲍文卿回家做生计,并收倪老爹六儿倪廷玺为继子,教他读书管理戏班。
鲍文卿是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比较正面的人物之一。
鲍文卿乃是崔按察(负责上参失职官员)门下一戏子。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
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鲍文卿人物形象分析是什么?
人物形象肆虚:鲍文卿是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比较正面的人物之一,是个大义不贪财的君子。
事件:鲍文卿本是崔按察门下一戏子。
曾为素不相识的被人连累下狱的知县求情,堪称义举,不受人恩惠,可见清风。
后被知裂备燃县谢恩,如待上人。
后因崔老爷病故,鲍文卿回家做生计滚好,并收倪老爹六儿倪廷玺为继子,教他读书管理戏班。
人物经历
最喜文卿那几句话,说得又是一番大义。
艺人文卿笑道:“我要是欢喜银子,当年在安东县太老爷曾赏我五百两银子,我不敢受?我知道自己是个穷命,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我怎敢瞒着太老爷拿这项钱?
况且人要有理(指犯事之人),肯定不会拿出几百两银子来做人情;要是准了这一边的人情,那一边就要受委屈,这不是丧了阴德?依我的意思,不但我不敢管,连二位老爹也不必管他。
自古道:‘公门里好修行’,你们服侍太老爷,凡事不可坏了太老爷名声,也要各人保着自己的身家性命。
”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