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日常点评

嘉陵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嘉陵是谁的陵墓

  嘉陵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嘉陵山水甲天下的意思是嘉陵山水美景天下第一的。关于嘉陵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以及嘉陵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山水甲天下的意思是什么,山水甲天下是指哪个地方,嘉陵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山水甲天下甲什么意思等问题,农商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嘉陵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嘉陵是谁的陵墓

  嘉陵是李德明的陵墓的。

  嘉陵介绍:嘉陵,考古调查称2号陵,位于裕陵之西北部约30米处,是西夏皇帝李元昊之父—太宗李德明的陵寝。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

  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

嘉陵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嘉陵山水甲天下的意思是嘉陵山水美景天下第一。

  甲在天干中排第一位,甲也就是第一的意思。

  嘉陵区,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南充市西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

  唐尧、虞舜之前,嘉陵即为有果氏之国,自春秋战国以来,皆为都、州、府、道、署的治所,自汉朝设安汉县开始,已有2200多年历史。

  文化要素主要包括以嘉陵江、凤垭山等依山傍水为典型自然环境特征的山水文化;以南充西区革命游击队等为典型特征的红色文化;以七宝寺书院群、田坝会馆、羊龙庙等文物为载体的历史文化;以千年绸都第一坊、丝绸文化主题公园等为典型特征的丝绸文化等。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现代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两句诗,多半是因为小学课文中,一篇题为《桂林山水》的散文。

  这一篇散文创作于1962年,作者叫陈淼。

  不过诗的前半句,原来出自南宋诗人王正功的七律《劝驾诗》。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后半句原文为:“玉碧罗青意可参”。

  整句意思是在讲,广西桂林的青山绿水,可以洗涤身心,给人以灵感。

  而全篇所描述的却是一次,发生在南宋时期的“鹿鸣宴”。

  一、王正功七律的发现和原文解析

  《桂林山水甲天下》原题是《劝驾诗》,作者为南宋王正功,名句出自他《劝驾诗》中的第二篇。

  近代文人好引用“桂林山水”的名句,但是皆不知其出处。

  因为这个,从清末至80年代,近六十多年来,文坛一直争论不休。

  直到1983年,桂林文物工作者清理“独秀锋”时,在一个岩洞口前的碑石上发现了该诗的全文,从此揭开了文坛一大谜团。

  找到了名句的源头。

  王正功生于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是一位生宁波籍的清官。

  王正功从绍兴二十四年开始,在江西宜黄县当地方官,花了近十七年时间才升至莆田知县,后来改任通判。

  宋宁宗嘉泰元年的时候,王正功已经六十八岁了,当时他是“广南西路提点刑狱”(相当于省检察院长)。

  那一年正好赶上乡试放榜,王正功就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鹿鸣宴”。

  宴请了当地参与考试的学员们,并写下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名句。

  两首七律原文如下:

  其一

  百嶂千峰古桂州,向来人物固难俦。

  峨冠共应贤能诏,策足谁非道艺流。

  经济才猷期远器,纵横礼乐对前旒。

  三君八俊具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

  其二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

  九关虎豹看勍敌,万里鵾鹏伫剧谈。

  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

  第一首诗的大意是说:古桂林千峰竞秀,人才辈出。

  但自古文无第一,谁称英雄?今天,学子们戴着高高的礼冠,来参加考试。

  凭借手中的笔墨写下策论,展现才艺,潜心修炼经世的谋略,希望能得到国家的器重,在朝堂上为君王效力。

  你们就像东汉的太学生一样,有才学而又正直。

  作为地方上的长官,我祝愿你们平步青云,独占鳌头。

  第二首诗的大意是说:桂林青山绿水甲天下,目睹它们,可以给你们带来灵感。

  你们在文场上较量,就应该像战士在沙场上拼搏一样,振奋不挠,一往无前。

  站在九重天上,藐视你的劲敌吧。

  再站到庄子笔下的巨鲲、大鹏的肩上畅谈。

  老夫一想到你们在考场上与人鏖战的情形,就激动得想掉泪,感觉太过瘾了!相信自己,你们都是南斗星君转世啊!

  二、关于王正功与桂林山水诗的闲话

  1、古人写“桂林山水”

  中国古代有许多夸耀桂林山水的诗句,最早在汉朝时期,张衡就写过“我所思兮在桂林”。

  南朝人苏子卿也有“一朝游桂林,万里别长安”的佳句。

  但是,直到唐朝的时候,桂林风景美冠天下,才得到了世人们的认同。

  唐人诗篇中歌颂桂林美景的,共计有960多首,其中有一半的诗,都具体描绘了桂林的景色。

  许多知名的唐代大诗人,比如像杜甫、韩愈、王昌龄、李商隐和张固等等,都写过关于桂林题材的诗。

  当时的文人们,基本都认同了桂林山水之美,但是“甲天下”的提法,就要等到王正功作《劝驾诗》之后才出现。

  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用极为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的极致赞美。

  从此,桂林之美,更为世人认可。

  到了元、明、清时期,关于写桂林山水之美的诗篇,暴涨到了2000余首。

  后代部分文人创作诗歌或者散文时,甚至直接引用王正功的原句。

  在王正功去逝后55年,南宋李曾伯《重修湘南楼记》,写“桂林山川甲天下”,只把“水”改成了“川”。

  到了清代,金武祥又把“川”改回了“水”。

  结果引来了近代文坛上,长达一个甲子的争论。

  不过,这些古诗人们写“桂林山水甲天下”都是在写山水,而王正功的原作却并不是在山水上作文章。

  王正功用“桂林山水”起头,想说明的不是桂林风景之美,而是:如此赏心悦目的风景,可以给学子们灵感,有借美景给“鹿鸣宴”祝兴的意思。

  2、什么是鹿鸣宴

  “鹿鸣宴“是兴起于唐代的一种答谢宴。

  最初起名是源于《诗经》中的句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意喻是:有鲜美可口的食物,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

  “鹿鸣宴”一开始是由皇帝设宴,款待殿试中夺得前三名的学子。

  后来发展到地方上,由地方的父母官设宴,款待乡试中举的学员们,或者替即将进京参加会试的学子们送行。

  两宋时期,地方上沿袭了这一习俗,到了南宋时期,更加注重宴会的礼仪功用。

  王正功作为地方上主管刑狱的官员,本来不应该主持这一场宴会,他应当是受到邀请来赴宴,并发表讲话。

  现代的领导发言,都是由文秘打好草稿,上去讲大白话,喊喊口号,古代就是作诗了。

  王正功自己有才学,于是就自己写了两首诗来“喊口号”。

  不过他喊到最后,自己也动了真情。

  尤其是最后那一句“老眼摩挲顿增爽”。

  要知道,王正功当时已经是六十八岁的高龄了,眼花耳聋,还要提笔写诗,写得是何等的辛苦啊,最后怎能不“摩挲”眼睛呢?不过写完了他却觉得很爽,这是为什么呢?

  这恐怕是因为,他看到这一班考生,又想起了自己少年时代求取功名的过程吧!

  结语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可是他的作者,直到1983年之前,都没有几个人知道。

  中国古代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许多佳句反复被世人引用,作者却佚名。

  幸运的是,王正功还有碑石传下来,让我们今天还能得知他的名字。

  王正功在鹿鸣宴上,写完这两首七律,两年之后,就驾鹤西去了,终年七十一岁。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