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普点评

专著是什么意思,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什么

  专著是什么意思,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什么是专著,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zhuān zhù,指的是针对某一专门研究题材的,是著作的别称的。

  关于专著是什么意思,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什么以及专著是什么意思,第一部茶叶专著是什么,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什么,第一部汉字学专著是什么,我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是什么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专著是什么意思,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什么

专著是什么意思,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什么

  专著,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zhuān zhù,指的是针对某一专门研究题材的,是著作的别称。

  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

  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可以称为学术专著。

  专著不一定是书。

  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一般超过4—5万字的,可以称为学术专著。

  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

  专著发展历史: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序论》:在中国佛教史研究方面,最早的是境野黄洋,他陆续发表有《讲话》、《研究》、《精史》等一些专著。

  古老的专著是用竹简编辑,质地是竹,后来纸的发明,专著质地变成了纸。

  计算机出现,专著又进了一步,从原来的纸质形式,扩大到了计算机软件形式,即计算机软件著作。

  对于计算机软件著作,依托存储介质是磁盘,是目前最高级的专著质地形式。

中国古代书籍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______"

  全芳备祖

  是宋代花谱类著作集大成性质的著作,著名学者吴德铎先生首誉其为“世界最早的植物学辞典”。

  陈泳(1035一1112),字景沂,号肥遁,又号愚一子。

  他本姓吴,天台平镇三宅人(今浙江天台县)。

  自少聪颖明敏,博览群书。

  20岁出外游学,先到浙西教书,后在开封、苏州、南京等地执教。

  教学之余,对植物学发生了深厚的兴趣。

  他不倦地披阅典籍杂著。

  收集了400多种植物的起源、栽种的掌故,和有关诗词文赋,编为一帙,力求齐备,故称《全芳备祖》,辑成初稿。

  (据《天台吴氏宗谱》载,吴泳于政和壬辰(1112) 九月二十日戍时病逝,与妻李氏合葬于乌岩山南园。

  景沂自己有这样的简历:“余束发习雕虫,弱冠游方外,初馆西浙,继寓京庠、姑苏、金陵、两淮诸乡校,晨窗夜灯,不倦披阅,记事而提其要,纂言而钩其玄,独于花果草木尤全且备,所集凡四百余门。

  ”吴泳的儿子吴多助(字天佑),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在三宅正屋之北,营建一座花圃,匾题"古园",灌园植蔬,把收集文献资料和实践验证结合起来,写成《古园新稿》,对父亲的书稿作了整理。

  其 后裔有人因避祸徙居黄岩迂逋,又转泾岙(今温岭晋岙),改姓陈。

   将带去的《全芳备祖》书稿,又作了一番充实整理,于南宋宝佑癸丑至丙辰年间(1253一1256)付样,由祝穆校订,韩境作序。

  所以这部书实际上是以吴脉为主,他的子孙续辑之作。

  )

  根据韩境序和辑者自序,陈景沂早年即便着手纂集《全芳备祖》,几经努力,估计脱稿在理宗即位(1225)前后。

  其时,作者约30岁左右,故自称是“少年之书”。

  其付刻期约在宝佑癸丑至丙辰间(1253-1256)。

  

  此书专辑植物(特别是栽培植物)资料,故称“芳”。

  据自序:“独于花、果、草、木,尤全且备”,“所辑凡四百余门”,故称“全芳”;涉及有关每一植物的“事实、赋咏、乐赋,必稽其始”,故称“备祖”。

  从中可知全书埋樱内容轮廓和命名大意。

  

  书分前后两集。

  前集27卷,为花部,分记各种花卉。

  如卷一为“梅花 ”,卷二为“牡丹 ”,卷三为“弯漏丛芍药”等等120种左搜拆右。

  后集31卷,分为7个部分,计九卷记果,三卷记卉,一卷记草,六卷记木,三卷记农桑,五卷记蔬,四卷记药。

  著录植物150余种。

  

  各种植物之下又分三大部分,一是“事实祖”,下分碎录、纪要、杂著三目,记载古今图书中所见的各种文献资料;一是“赋咏祖”,下分五言散句、七言散记、五言散联、七言散联、五言古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凡十目,收集文人墨客有关的诗、词、歌、赋。

  一是“乐赋祖”,收录有关的词,分别以词牌标目。

  

  从篇幅来看,全书虽然侧重于辞藻,但也有探求生植原理的用意。

  作者在自序中说:“尝谓天地生物岂无所自,拘目睫而不究其本原,则与朝菌为何异?竹何以虚?木何以实?或春发而秋凋,或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此理所难知也。

  且桃李产于玉衡之宿,杏为东方岁星之精。

  凡有花可赏,有实可食者,固当录之而不容后也。

  ”

  书中对于各部每种植物的序次颇为注意,例如花部首牡丹 ,果部首荔枝 ,卉部以芝为首,木部以松为首。

  这些虽然没有科学的依据,但却是时尚的反映。

  谱录 类著作的一大特点是面向观赏,既为观赏服务,就必然要对所观赏的对象品评高下,因此,分级划等也就成为谱录类著作的主要内容。

  《全芳备祖》 作为谱录类著作的集成,自然也不落窠臼。

  

  作为一部既全且备的植物学著作,书中保留了不少是人间罕见或不传的珍品。

  这也是这本书留给后人最大的一笔财富。

  

  《全芳备祖》 虽取材于前人的著作,但也时出新意,用“陈肥遯识”或“陈肥遯云”等的字样,来表明自已的看法。

  这和明代徐光启在编纂《农政全书》时,以“玄扈先生曰”的方式,来兼出独见有相似之处。

  比如,书中以“陈肥遯云”的方式,对蔡襄《荔枝 谱》 中所论33种荔枝中“间有不论或论未备及有遗者”进行了补充,共24个品种。

  又如,韩彦直在《橘录》 中列出了27个品种,这27个品种中又推乳柑为第一,称为真柑,意思是说其它都是假冒伪劣,而乳柑中又以产于泥山者为第一。

  《全芳备祖》在抄录了《橘录》之后说,“以上皆韩彦直之录也。

  韩但知乳橘出于泥山,独不知出于天台之黄岩也。

  出于泥山者固奇也,出于黄岩者,天下之奇也。

  ”并注明“陈肥遯识”字样。

  《全芳备祖》初版一套八册,印数很少。

  东传日本,藏于宫内省图书馆。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在两国学者共同努力下,特别是日本学者天野元之助的鼎力斡旋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赞助,1979年10月,《全芳备祖》影印件运抵北京。

  农业出版社以此为底本,配以国内抄藏本,第一次影印出版全书,列为"中国农学珍本丛刊"第一种。

  这部湮没七百多年的植物学巨著,得以再传于世。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