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普点评

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意思

  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意思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的。

  关于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意思以及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意思,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和什么思维能力还有什么的综合体现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意思

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核心素养是什么意思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

  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

  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

  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

  文明礼貌,宽和待人;

  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

  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

  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对自我和他人负责;

  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

  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

  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

  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

  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

  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

  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二、国家认同。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

  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

  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

  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

  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7.文化自信。

  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

  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国际理解。

  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8.全球视野。

  重点是具有开放的心态;

  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

  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9.尊重差异。

  重点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

  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四、人文底蕴。

  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10.人文积淀。

  重点是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

  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11.人文情怀。

  重点是以人为本,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

  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五、科学精神。

  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12.崇尚真知。

  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等。

  13.理性思维。

  重点是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

  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14.勇于探究。

  重点是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等。

  六、审美情趣。

  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15.感悟鉴赏。

  重点是学习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

  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

  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

  16.创意表达。

  重点是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

  具有生成和创造美的能力;

  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提升生活品质等。

  七、学会学习。

  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进程等方面的选择、评估与调控。

  17.乐学善学。

  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18.勤于反思。

  重点是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

  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19.数字学习。

  重点是具有信息意识;

  有数字化生存能力;

  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趋势等。

  八、身心健康。

  主要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20.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

  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1.健全人格。

  重点是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

  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2.适性发展。

  重点是能正确判断与评估自我;

  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

  有计划、高效地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

  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九、实践创新。

  主要是学生在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

  23.热爱劳动。

  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

  广泛参加各种形式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

  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等。

  24.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质疑;

  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并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等。

  25.问题解决。

  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解决方案;

  具有创客意识,能将创新理念生活化、实践化等。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内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有哪些)

  您好,现在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内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有哪些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您好,现在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内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有哪些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如下:数感 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 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2、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 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3、 2、符号意识 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4、毕尺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5、 3、空间观念 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 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6、 4、几何直观 利用图形描述分析问题。

   7、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 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8、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9、 5、数据分析观念 了解现实生活中型侍许多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 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10、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11、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12、 6、运算能力 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13、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14、 7、推理能力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15、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16、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卜数吵理。

   1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两者功能不同,相辅相成。

   18、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 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19、 8、模型思想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20、 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问题抽象,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求出结果并讨论意义。

   21、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22、扩展资料数学核心素养的特点: 在讨论问题时,习惯于强调定义(界定概念),强调问题存在的条件;2、 在观察问题时,习惯于抓住其中的(函数)关系,在微观(局部)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做出多因素的全局性(全空间)考虑;3、 在认识问题时,习惯于将已有的严格的数学概念如对偶、相关、随机、泛涵、非线性、周期性、混沌等等概念广义化,用于认识现实中的问题。

   23、比如可以看出价格是商品的对偶,效益是公司的泛涵等等。

   24、提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1.在教材的使用上,主动挖掘教材,创新使用教材几年前,我在一年级使用新教材时,发现新教材除了有很多的优点外,也有一些不足。

   25、于是,教学中,自己重新组合一些内容和顺序、拓展教材。

   26、比如,在二年级上期开学时,孩子们还处在假期的状态中,因此就把折飞机的教学内容提到开始来上,孩子们很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了这个单元的学习。

   27、又比如,在二年级下期的教学中,对“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材没有很明显地讲到脱式计算的方法和格式,而在很多的练习中又出现了这方面的练习,所以特别加强这方面教学的练习内容。

   28、孩子们在情景当中学习,很快就掌握了。

   29、还有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让孩子们自己发现、总结,最后归纳,完善了知识,形成一定的系统。

   30、2.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不脱离实际在新教材的几年使用中,大量地创设情景,丰富孩子们的视角,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很有效果。

   31、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而且生活经验缺少,通过情景的呈现,马上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32、孩子们对知识不陌生,又有了经验,也就克服了理解的困难。

   33、尤其现在多媒体的教学,是低年级课堂创设情景的主要途径。

   34、生动形象,一目了然。

   35、在二年级的“旋转和平移”的教学中,效果非常好。

   36、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教学方式,体现课堂教学的和谐。

   37、3.教学过程中,适时的教和主动的学在“课标”中指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学生才是真正学习的主人。

   38、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这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决策。

   39、所以,“和谐”正是“此地无声胜有声”。

   40、教师的备课是知识生成的一种预报,在课堂中知识的生成是思维的一种更高境界。

   41、教师的引导,要适时恰到好处;学生的探索中,要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4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数学素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