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怎么种植方法视频?五味子的种子是密封性极好的,影响到五味子的种子发芽时间很慢,大多数需要在土壤里面埋种2-三个月才会发芽的。关于五味子怎么种植方法视频以及五味子怎么种植方法视频,五味子怎么种植方法图片,五味子怎么种植方法图解,五味子种植方法是多远一株啊,五味子种植方法是多元一株啊等问题,农商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五味子是治疗阴虚还是阳虚
五味子是治疗阴虚的。
五味子是用来调理肾阴虚的药物,但需在有医嘱的前提下合理用药治疗。
肾阴虚是肾虚的一种类型,为中医名词术语。肾阴虚和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生有直接关系,其指的就是肾脏阴液不足之证。肾阴虚属于虚热证候,典型表现为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早泄等。
五味子是中药材的一种,其果实中含有五味子素、维生素C、树脂、鞣质以及少量糖类。中医认为,五味子能起到敛肺止咳、滋补涩精、止泻止汗的功效。对肾阴虚造成的潮热盗汗、口干作渴、梦遗滑精有调理作用。但五味子需要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单独服用效果微弱,用药不当还有造成肝肾代谢损伤的风险。因此,五味子需在有医嘱的前提下合理用药治疗。
除了五味子之外,许多中成药物也能起到调理肾阴虚的效果,常见药物类型有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等。在治疗期间,肾阴虚应当养成良好生活和饮食习惯,比如戒烟戒酒、适当进行体育运动、保持规律睡眠、通过饮食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等,都有助于病情恢复。
五味子怎么种植方法视频
1、五味子的种子是密封性极好的,影响到五味子的种子发芽时间很慢,大多数需要在土壤里面埋种2-三个月才会发芽。
埋种的地方选砂壤,湿润性需要高,以便保证透气性,种子上面最好覆盖有稻草,然后在覆盖20-30厘米的砂土,一个半月以后每隔7天观察一次,当种子破开后开始育苗。
育苗的土壤必需需要精细的处理,将土地分成条状,间距20厘米上下,株距30厘米上下,100-150厘米时可以移苗。
2、移苗对土壤需要求不高,足够维持五味子苗的生长就好。
以便方便管理排水,种植地要挖掘成垄状,距离在30厘米以上,深度在20厘米上下。
移植时间以开春或秋季中旬为最佳,苗种在移植时需要保证其根须一定不要受损,不然容易关系成活率。
坑底必需需要施放必需量的肥料,在用土来隔开土壤和根须,填土时一定不要用力按压,稍微平压一下即可。
3、肥水永远是五味子无法防止的问题,早期必需需要保证肥水的足够,幼苗刚移植完就需要浇水,后期距离视状况在7-15天一次。
早期的半年需要保证土壤干土层一定不要太深,大多数超过3厘米的干土层就意味着这里极度缺水了。
以便肥水更好的被吸收,中间对一部分杂草需要立刻除去,且还要不定期的松土。
1年以后的肥水量可以视状况来释放,五味子的根系较浅,水分会要的相当多的,肥料种类和其它的果树差不多,以氮磷钾肥为主。
4、五味子移苗早期需要做好遮阴,以免苗种由于干旱而受到损害。
等待遮阴架被拆卸后就需要预备搭建攀爬架,这样子会让五味子有更好的生长环境,搭建架子后还要将五味子的苗种往架子上面牵引固定。
后期以便五味子的产量还要对其枝干做好修剪,一部分枝干过多的五味子树要将弱一点的枝条除去掉,这样子才能保证五味子后期的果实产量。
五味子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五月份经常吃五味子,有利于补五脏气。
不过五味子应该怎么 种植 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
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五味子的种植 方法 吧。
五味子的种植技术选种方法
种子的选择五味子的种子最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生穗选,选留果粒大、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用,单独干燥和保管。
干燥时切勿火烤、炕烘或锅炒。
可晒干或阴干,放通风干燥处贮藏。
种子处理
(1)室外处理于结冻前将选作种用的果实,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涨起时搓去果肉。
五味子的秕粒很多。
出种率60%左右,在搓果肉的同时可将浮在水面上的秕粒除掉。
搓掉果肉后的种子再用清水浸泡5-7天,使种子充分吸水,每隔两天换一次水,在换水时还可清除一部分秕粒。
浸泡后捞出控干与2-3倍于种子的湿砂混匀,放入室外准备好的深0.5米左右的坑中,上面覆盖10-15厘米的细土,再盖上柴草或草帘子,进行低温处理。
翌年5-6月即可裂口播种。
(2)室内处理2月下旬将种子移入室内清除果肉,拌上湿砂装入木箱进行砂藏处理,其温度可保持在5℃-15℃之间,翌春即可裂口播种。
播种育苗
1.育苗田的选择。
育苗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
质壤土,也可选用老参地。
育苗以床作为好,可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做床,低洼易涝, 雨水 多的地块可做成高床,床高15厘米左右。
高燥干旱,雨水较少的地块可做成平床。
不论哪种床都要有15厘米以上的疏松土层,床宽1.2米,长视地势而定。
床土要耙细清除杂质,每平方米施腐熟厩肥5-10千克,与床土充分搅拌均匀,搂平床面即可播种。
2.播种时期和方法。
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条播或撒播。
条播行距10厘米,覆土1.5-3厘米。
每平方米播种量30克左右。
也可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当年鲜籽,即选择当年成熟度一致,粒大而饱满的果粒,搓去果肉,用清水漂洗一下,控干后即可播种。
3.苗田管理。
播种后搭1-1.5米高的棚架,上面用草帘或苇帘等遮荫,土壤干旱时浇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30%-40%,待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撤掉遮荫帘。
并要经常队长昌,保持清洁,翌春即可移栽定植。
田间管理
1.灌水施肥
五味子喜肥,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栽植成活后,要经常藻水,保持土壤湿润冻前灌一次水,以利越冬。
孕蕾开花结果期,除需要足够水分外,还需要大量养分。
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在展叶期进行,第二次在开花后进行。
一般每株可追施腐熟的农家肥料5-10千克。
追施方法,可在距根部30-50厘米周围开15-20厘米深的环状沟,施入肥料后覆土。
开沟时勿伤根系。
2.剪枝
五味子枝条春、夏、秋三季均可修剪。
(1)春剪一般在枝条萌芽前进行。
剪掉过密果枝和枯枝,剪后枝条疏密适度,互不干扰。
(2)夏剪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进行。
主要剪掉基生枝、膛枝、重叠枝、病虫枝等。
同时对过密的新生枝也需要进行疏剪或短截。
夏剪进行得好,秋季可轻剪或不剪。
(3)秋剪在落叶后进行。
主要剪掉夏剪后的基生枝。
并在修剪伤口处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侵袭感染。
不论何时剪枝,都应选留2-3条营养枝,作为主枝,并引蔓上架。
用促花王3号喷施,大大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开花坐果率,抑梢狂长,彻底均衡大小年。
搭架移植后第二年即应搭架。
可用水泥柱或角钢做立柱,用木杆或8号铁线在立柱上部拉一横线,每个主蔓处立一竹杆或木杆,竹杆高2.5-3米,直径1.5-5厘米,用绑线固定在横线上,然后引蔓上架,开始时可用强绑,之后即自然缠绕上架。
3.增粗
果蒂分别五味子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壮果蒂灵,增粗果蒂,加大营养输送量,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确保优质高产。
4.松土、除草
五味子生育期间要及时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松土时要避免碰伤根系,在五味子基部做好树盘,便于灌水。
5.培土
入冬前在五味子基部培土,可以保护五味子安全越冬。
五味子的特征五味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
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
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北五味子主要产地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南五味子粒较小。
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
多年生落叶藤本。
小枝灰褐色,皮孔明显。
叶互生,广椭圆形或倒卵形。
长5-1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齿;叶柄淡粉红色。
花单性异株,生于叶腋,花梗细长柔软;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红色,芳香;雄蕊5;雌蕊群椭圆形,心皮17-40、覆瓦状排列于花托上。
果熟时呈穗状聚合果。
浆果球形,肉质,熟时深红色。
花期5-6月,果期7-9月。
五味子的常见药方1、治肺经感寒,咳嗽不已:白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子二两半。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
(《鸡峰普济方》五味细辛汤)
2、治嗽:大罂粟壳(去瓤擘破,用白饧少许入水,将壳浴过令净,炒黄色)四两,五味子(新鲜者,去梗,须北方者为妙)二两。
上为细末,白饧为丸,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水一盏,捺破,煎六分,澄清,临睡温服,不拘时候。
(《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3、治痰嗽并喘:五味子、白矾等分。
为末。
每服三钱,以生猪肺炙熟,蘸末细嚼,白汤下。
(《普济方》)
4、治肺虚寒:五味子,方红熟时,采得,蒸烂、研滤汁,去子,熬成稀膏。
量酸甘入蜜,再上火待蜜熟,俟冷,器中贮,作汤,时时服。
(《本草衍义》)
5、治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火行,金为火制,绝寒水生化之源,致肢体痿软,脚欹眼黑:人参五钱,五味子、麦门冬各三钱。
水煎服。
(《千金方》生脉散)
6、治虚劳羸瘦,短气,夜梦,骨肉烦痛,腰背痰痛,动辄微喘:五味子二两,续断二两,地黄一两,鹿茸一两(切片,酥炙),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二十丸,盐汤下。
(《卫生家宝方》五味子丸)
7、治梦遗虚脱:北五味子一斤,洗净,水浸一宿,以手按去核,再用温水将核洗取余味,通用布滤过,置砂锅内,入冬蜜二斤,慢火熬之,除砂锅斤两外,煮至二斤四两成膏为度。
待数日后,略去火性,每服一、二匙,空心白滚汤调服。
(《医学入门》:五味子膏)
8、治肾泄:五味子二两(拣),吴茱萸半两(细粒绿色者)。
上二味同炒香熟为度,细末。
每服二钱,陈米饮下。
(《本事方》五味子散)
9、治白浊及肾虚,两腰及背脊穿痛:五味子一两,炒赤为末,用醋糊为丸,醋汤送下三十丸。
泻,用蕲艾汤吞下。
(《 经验 良方》五味子丸)
10、治烂弦风眼:五味子、蔓荆子,煎汤频洗之。
(《谈野翁试验方》)
11、治疮疡溃烂,皮肉欲脱者:五味于炒焦,研末,敷之,可保全如故。
(《本草新编》)
>>>下一页更多精彩“五味子的形态特征”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