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林外史主要讲了什么的最新点评答案内容如下:
儒林外史主要讲了什么如下;
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描绘了封建社会后期,一群把读书当成敲门砖的学子们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展现了各类人士面对"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揭露了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反映了古代文人在科举制度下被毒害的命运。
一、作品简介
1、《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
2、《儒林外史》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3、《儒林外史》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二、作者简介
1、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2、出身缙绅世家,幼年聪颖,善于记诵,稍长后补官学弟子员,雍正诸生。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工诗词散文。著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文木山房诗说》。
三、作者评价
1、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不过,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他在《儒林外史》中对这种种类型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作了彻底的揭露,更由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他的作品分外具有吸引和感人的力量。
2、吴敬梓晚年醉心书法及小说创作,著有深刻揭露清代官场黑暗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堪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因而世人对吴敬梓的评价颇高,称其为十八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
四、《儒林外史》人物介绍
1、王冕
王冕在《儒林外史》中作为清流文人的代表,王冕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据此进行了改编,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 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2、周进
周进在《儒林外史》中是一个热衷科举考试的教书先生,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绝,竟一头撞到号板上,晕了过去。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索性大哭,满地打滚。这一幕被几个商人见到了,他们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向他们叩头谢恩。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到广东为官。
3、范进
范进是一个软弱卑微,渴求功名利禄的可怜书生,年五十岁, 连秀才都没考中,家中穷困不堪,他腊月还穿着单衣,冻得他直打哆嗦,广东虽然气候温暖,但腊月时节温度也不高。周进见到他,便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惨状,在惺惺相惜之下,将他录取为秀才,后来又将他录取为举人,因此上演了一出”范进中举”的癫狂闹剧。
4、严致和
严致和即严监生,清雍正朝规定,秀才中凛生,凛生被选入国子学称贡生,次于凛生、凛生选入国子学成为监生,而且当时一些未能入府、州、县学而欲考举人者,可以出资捐一监生资格参加乡试,或直接出钱捐一监生,此种情况统称之为捐建或者例监。
5、严致中
严致中是一个贡生,经考选等方式进入设于京师的国子学以后就称为贡生。这类人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严贡生也是因为自己是个贡生而瞧不起自己的胞弟严监生,入监者一般要求“学行端庄,文理悠长”,但是在作者笔下的严贡生却恰恰相反,是一个十足的衣冠禽兽。
6、沈琼枝
沈琼枝是教书先生沈大年的女儿,遵父命嫁给盐商宋为富为妻,但到了盐商宋为富府上之后,才知道是一场骗局,盐商宋为富原来是娶沈琼枝为妾,琼枝父状告宋为富,宋重金贿赂知县,把沈大年押回常州,沈琼枝带着金银细软独自去往南京,开始了她新的独立生活。
五、作品影响
1、《儒林外史》的问世,在中国小说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奠定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以《儒林外史》为发端的一大批谴责小说出现,如《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等,形成了一股批判封建社会的潮流,这股潮流一直影响到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学。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