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日常点评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 一鼓作气下两句是什么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是曹刿的。关于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以及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怎么读,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的 答案,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 百度知道,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指纸上谈兵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

一鼓作气下两句是什么

  一鼓作气下两句是再而衰,三而竭的。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出自《曹刿论战》

  意思: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枯竭了。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

  是曹刿的。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曹刿。

一鼓作气的故事

  春秋时,有一次齐国和鲁国交战。

  当齐军打过第一通鼓的时候,鲁庄公也要下令擂鼓,准备冲击,但大将军曹判阻止住了。

  一直等到齐军擂过第三通鼓时,曹判对鲁庄公说: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的勇气大大振作,第二次就要差一些,到第三次击鼓时,士兵几乎没有勇气了。

  当敌人已没有勇气时,而我军勇气正高涨,这才是取胜的最好时机。

  在曹判的帮助下,鲁庄公打胜了这一仗。

  鼓:指敲响战鼓。

  这个成语原指作战时第一次击鼓,士气极为高昂。

  现在指做事时趁劲头足一口气干完。

曹刿简介

  曹刿(guì),一作曹翙,即曹沫(有争议)。

  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菏泽)人,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之后,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曹刿论战》简介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

  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

  次年齐襄公为公孙无知所杀。

  第三年春天,齐人杀死公孙无知,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

  稍后,鲁庄公也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八月鲁与齐师战于乾时,鲁军大败。

  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

  这就是文章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及主人公简介

   一鼓作气意思是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两通鼓,勇气就衰退了,三通鼓,勇气就没有了。

  后来用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接下来分享一鼓作气成语故事及主人公简介。

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庄公召见他。

  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他进宫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庄公又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明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接着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

  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一起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刚上战场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

  齐军擂鼓三次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结果,齐军大败。

  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然后又登上车,手扶车前横木观望齐军的队形。

  仔细观察一番后,他说:现在可以追击了。

  于是,庄公命令军队追击齐军。

   最终,鲁国的军队战胜了齐军,鲁庄公向曹刿询问取胜的原因。

  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

  第一次擂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第二次擂鼓时,士兵们的勇气就会减弱。

  等到第三次擂鼓时,士兵们的勇气已经枯竭了。

  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他们。

   齐国是大国,难以摸清他们的情况。

  我察看他们的车辙,观察他们的队形,担心的是他们有埋伏。

  经过观察后,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迫击他们。

   春秋时期,战争不断。

  公元前684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

  鲁庄公率兵前去长勺,决定与齐军决一死战。

  齐军先声夺人,擂起战鼓准备进攻。

  鲁庄公刚要率兵应战,却被同来的的曹刿劝住了。

  他认为时机不到,劝鲁庄公再等等。

  齐军见鲁军没有动静,又一次擂响战鼓,可曹刿还认为时机不到。

  齐军见鲁军还是按兵不动,又第三次敲响鼓向他们挑衅。

  曹刿当机立断,劝鲁庄公说:进攻的时机到了。

  随着雨点般的战鼓声响起,早已摩拳擦掌的鲁军奋勇而上。

  齐军三次进攻未果,早已士气大减,疲惫不堪,有的人甚至已经坐下休息。

  鲁军的突然出击使他们猝不及防,顿时溃不成军。

  战争胜利后,鲁庄公问曹刿说:为什么要等齐军擂三次鼓后,才能出击呢?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军队的士气。

  敲第一遍鼓时,士气最旺;第二遍鼓时,士兵的勇气就已经减退了;第三遍敲鼓,勇气已经耗尽。

  这时我军趁机擂鼓而上,士气旺盛之军攻打松懈疲乏之军哪有不胜的道理?鲁庄公听了曹刿的这番话,不禁称赞道:将军真是精通战事的奇才啊!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曹刿。

  曹刿(guì),一作曹翙。

  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菏泽)人,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之后,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