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日常点评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 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吃粽子:吃粽子是全国各地共同的习俗,已经维持了好几百年的。关于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以及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端午节有什么风俗活动,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英文,浙江端午节有什么风俗,南方过端午节有什么风俗等问题,农商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

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

  端午节的主要风俗如下:

  端午节习俗有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端午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佩香囊、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铸阳燧、佩豆娘、贴午时符、拜神祭祖、画额、薰苍术、躲端午、采药、制凉茶、端午雨、跳钟馗、斗草、打马球以及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等。

  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在端午节的众多习俗中,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

  吃粽子:吃粽子是全国各地共同的习俗,已经维持了好几百年。

  粽子也被称为角黍,筒粽。

  赛龙舟: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它的由来也和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赛龙舟的习俗最开始流行于南方,后来逐渐成为了全国性的习俗。

  系五色线:五色线也被称为五彩线,或五彩长命缕,人们会在端午节当天,把五色的彩绳绑在手腕上,脚腕上或脖子上,专门用来防止五毒近身。

  而且五色线要一直戴到六月六才可摘下,并且扔到河里冲走。

  戴葫芦:成熟的葫芦当中有无数的葫芦籽,古人认为这象征着“子孙万代”,同时,葫芦的谐音“福禄”也象征着吉祥如意,因此古人们便有了戴葫芦的习俗。

  在端午节,不管是小孩儿还是大人,都可以佩戴葫芦,有辟邪驱瘟之意。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和传统?

  • 01

       端午节的风俗传统有赛龙舟、食粽子、沐兰汤、挂艾草和菖蒲、拴五色丝线、画额、佩香囊、避五毒、饮菖蒲酒、饮雄黄酒等。

      每逢端午节,人们都会亲自动手包粽子,或者到结束里买粽子吃,除此之外,各个地区都会举办非常隆重盛大的龙舟竞赛,以供人们参加和参观。

      夏日的蛇虫众多,人们还会在身上佩戴艾草,防虫避蚊。

       端午节的风俗传统有如下:

       1、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

      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 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2、食粽子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3、沐兰汤

       端午洗澡被称为兰汤沐浴。

      又叫沐兰汤。

      端午沐浴就是用艾叶、菖蒲、佩兰等草药煮成汤,全家大小在端午的时候(最好是中午)洗澡。

      兰汤沐浴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至于兰汤所用之“兰”,其实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今天医家常用之中草药佩兰。

      在端午之时,以佩兰和菖蒲、艾叶等香草煎汤洗澡可祛邪避瘟,防痱止痒,治疗和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挂艾草和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

      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5、拴五色丝线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6、画额

       画额,汉族习俗,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云可驱避毒虫。

      中国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初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亦为全年大热天开始,五毒蛇虫开始活跃。

      为此,人们采取各种措施防毒、消暑、避灾,逐渐形成各种各样的风俗。

      端午画额习俗以除瘟、驱邪、求吉祥而出现。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7、佩香囊

       节日习俗,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8、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

      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

      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

       9、饮菖蒲酒

       《饮菖蒲酒》是明朝的一首诗歌,出自《荆楚岁时记》。

      《饮菖蒲酒》诗为:“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

      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10、饮雄黄酒

       饮雄黄酒,是中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并洒墙壁间,以法诸毒。

      流传中国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

      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