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谁?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为孟禄的。关于美国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谁以及美国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谁,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谁?,心理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心理起源说是谁提出来的,心理起源说起源于等问题,农商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西方心理学家的鼻祖是的谁
西方心理学家的鼻祖是的冯特的。
之前,我们了解过心理学鼻祖冯特的故事,认识了他的嫡系传承人铁钦纳的一生,也怀着钦佩的心情看过了一届学神高尔顿。
心理学鼻祖冯特,小时候原来并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冯特的学生-构造心理学创始人铁钦纳,小时候竟然拿奖拿到手软
心理学界最聪明的学神高尔顿,竟是达尔文的弟弟,全家都学霸?
今天,我们来聊聊美国心理学之父 - 威廉·詹姆斯,他可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顶级贵族,家族的势力非常了得。
很多学过心理学的人们都会知道,詹姆斯创建了非常有名的实用心理学,他的成就在心理学界赫赫有名。
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一度患有抑郁症,而最终也是通过自身的力量治愈了自己的抑郁症,可谓心理学的一大神人。
出身贵族的詹姆斯从小见识多广
威廉·詹姆斯184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中。
他的祖父是爱尔兰人,非常精明能干,年轻时移民美国后,通过投资开发伊利运河成为了富豪。
父亲曾经就职于商界和法律界,后来成为一名哲学神学家。
詹姆斯作为家中的长子,出生起就受到了非常优质的教育和启蒙。
父亲从小培养他养成独立自主的求知意识,鼓励他具有批判性思维。
同时,为了让他增长见识,补充教育,在詹姆斯十三岁之前,父亲为他安排私人教师,在美国、英国、法国、瑞士、德国等国家都上过学。
他熟悉欧洲各大博物馆和美术画廊,并精通五种国家的语言。
小时候的詹姆斯对画画和科学非常有兴趣,曾经专门在美国学习画画一年,也在瑞士日内瓦科学研究院学习科学。
但后来阴差阳错,却进入了哈佛学习了解剖学和生理学。
在哈佛,他从化学到生物科学,再到医学,詹姆斯一直在探索着自己最喜欢的专业。
直到1864年,22岁的詹姆斯置身来到德国,开始学习生理学和心理学,并热衷于文学和哲学。
从被抑郁症折磨到战胜抑郁症
1869年,获得哈佛医学博士的詹姆斯突然病倒了,他受到当时德国决定论哲学的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类并没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只能被动接受注定的事实”。
也在此时,詹姆斯开始惨遭抑郁症的折磨。
那时候的他,一度相信人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和价值。
于是,每逢心情低沉时,他就开始研究相关的哲学和心理学书籍。
后来在书中,他了解到意识的概念,并相信自由意识的存在,在寻找意识对人类的影响和力量的过程中,竟然慢慢治好了自己的抑郁症。
于是,1872年, 30岁的詹姆斯治愈了自己的抑郁症,开始在哈佛大学任职,讲授解破学和生理学,并逐渐开始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实验。
在这期间,詹姆斯开设了一门关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课程,还准备了一批设备做心理学实验,按年份来算,这个心理学实验室比冯特老师在莱比锡的实验室还要早好几年。
只是因为此实验室主要用于教学,没有进行严谨的心理学学术研究,因此没有得到世人的重视。
詹姆斯老师非常具有亲和力,像一切贵族绅士一样温和宽容,对待学生总是不急不躁,耐心满满。
同时,他对待家人也充满爱意,他的妻子是一个小学教师,也是一名钢琴家,两个人的相识更像是水到渠成,在两家人极力的撮合下,两个年轻人互相爱恋,结婚生子,小日子过得非常幸福甜蜜。
他在1889年正式转任成为心理学教授,并出版了《心理学原理》这本书,被翻译成很多国家的语言,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
也因此,詹姆斯被称为“美国本土第一位心理学家”,统称为“美国心理学之父”。
詹姆斯理论与冯特的背道而驰
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与冯特的理论背道而驰,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同一时期的两个人之间存在着很尴尬的关系。
心理学界都知道,冯特和詹姆斯两个人相互看不顺眼很久了,两人都在各自的领域不断努力,却从未停止对彼此理论的毫无客气的批判和反对。
冯特主张的意识元素概念被詹姆斯彻底否认,他提出意识流,认为意识是流动的、成串的,而不是冯特所谓的静止的、分块的。
他还将哲学、心理学和精神医学想融合,对人类超意识的概念进行学习和研究。
这也注定詹姆斯的思想会与后面精神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也为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的友情奠定基础。
詹姆斯同时还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将人类进化与脑科学想融合,是脑科学领域最早的探索者。
詹姆斯曾说:人类的行为是通过刺激产生的,而不是情绪产生的。
他的理论证明,人类对刺激的反映是现有身体的行为,再有情绪和感受,也因为这一批判性的理论,让如今的我们明白,情绪可以通过行为来控制和改变的。
如今,更多的成年人开始学习并认知自己的情绪,而这一切都将感谢100多年前詹姆斯最具正能量的情绪理论学说。
幽默与忧郁共存的詹姆斯造就了心理学的希望
当然,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最中心的主张,还是他的实用主义。
詹姆斯认为,世间无绝对真理,真理决定于实际效用,而且真理常随时代环境变迁而改变;适合于时代环境而有效用者,即是真理。
也就是说:人世间的一切,如信念、行为、方法等存在的唯一标准,就取决于它是否对我们有用。
詹姆斯有着矛盾的人格特性,他看好心理学,却又不愿意被称为心理学家;
他不承认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却将它说成是一门科学的希望;
他相信意识和潜意识,尝试研究超心理学和唯灵论,却又坚决否定封建迷信;
他为人友善幽默风趣,却又充满了忧郁敏感的气质;
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总结他时说:“威廉·詹姆斯,那是位可敬的天才。”
1910年,68岁的詹姆斯逝世,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杜威评论他说:“大家一致公认,詹姆斯一直是美国最伟大的心理学家。
如果不是因为人们对德国人和事不合情理的赞扬,我认为,他也就是他这个时代和任何国家里最为伟大的心理学家——也许是一切时代里最为伟大的心理学家。”
高贵而又矛盾的詹姆斯的故事,我们就先讲到这里吧,后续我们还会继续心理学大神们的有趣人生,敬请期待!
美国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谁
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为孟禄。
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他在其著作《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
”在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谁
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为孟禄,他认为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
这种观点把模仿作为教育的途径之一,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但是,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从而把有意识的和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在教育之外,这就走向极端了。
孟禄:
美国教育家。
生于印第安纳州,1897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0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1915~1923年任该院院长。
他曾先后访问中国、菲律宾、日本、土耳其,以及南美许多国家。
1921年9月他首次来华,与中国教育界人士共同组织了中华教育改进社,被推选为名誉董事。
在由美籍和华籍人员组成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他曾连续3年担任副董事长。
回美国后,在纽约创设中国研究所,任首任所长。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