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日常点评

成语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 鸿雁传书是成语吗

  成语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鸿雁传书源于汉朝苏武北海牧羊的故事的。关于成语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以及成语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成语鸿雁传书源于哪个历史故事,鸿雁传书源于哪个典故,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典故,鸿雁传书来自哪个历史典故等问题,农商网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生活知识:

成语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

鸿雁传书是成语吗

  是的,鸿雁传书是成语的。

  鸿雁传书(拼音hóng yàn chuán shū)是一则来源于中国古代史学家作品的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鸿雁传书的意思是投递书信或书信往来;在句中作谓语、宾语。

成语鸿雁传书源自哪个历史故事

  1、鸿雁传书源于汉朝苏武北海牧羊的故事。

  当时苏武自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逼到北海一带牧羊,一直到汉昭帝之时,由常惠想出“大雁脚绑帛书”的计策把他救出,后世称这个为“鸿雁传书”。

  2、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

  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

  清乾隆年间,我国广东佛山地区每年5、6月份举行放鸽会,每年都有几千只参加,赛距约400华里。

  当时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赛鸽会。

  国外利用信鸽传递消息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530年,当时利用信鸽传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绩。

  3、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

  何以“鸿雁”代称书信和邮递员?溯其源,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

  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

  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

  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

  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鸿雁传书源于哪个历史故事?

  “鸿雁传书”出自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的故事。

  鸿雁传书起源于汉代,最早记载于《汉书》中,说的是汉朝的使者派鸿雁来传递书信给苏武。

  鸿雁指的就是信使,或者书信。

  这个故事流传以后,人们就用鸿雁传书来代指信使,或者传递书信,在不少诗歌中都会引用这个典故。

  早期用鸿雁传书典故的诗

  最早写鸿雁传书的诗,来自南北朝齐梁时期,齐梁时期的诗人何逊有一首《学古诗》。

  当年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博望侯张骞中途被匈奴扣留,在外共历十三年。

  后又奉命出使乌孙,以功封博望侯。

   诗的结尾处写到:欲因上林雁。

  一见平陵桐。

  这两句明确地使用了汉书中鸿雁传书的典故。

  上林雁,是指汉昭帝在上林苑射下了带着书信的雁,而平陵桐是指汉昭帝的墓地(平陵)上的桐树。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