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判断口诀,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定义是所谓的极性键与非极性键是针对共价化合物而言的,即组成化合物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铵盐除外,它属于离子化合物)的。
关于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判断口诀,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定义以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判断口诀,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判断依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定义,化学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判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判断方法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判断口诀,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定义
所谓的极性键与非极性键是针对共价化合物而言的,即组成化合物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铵盐除外,它属于离子化合物)。化合物中若存在2种相同的非金属元素相连,则它们的连接形式称为非极性共价键。
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
所谓的极性键与非极性键是针对共价化合物而言的,即组成化合物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铵盐除外,它属于离子化合物)。
化合物中若存在2种相同的非金属元素相连,则它们的连接形式称为非极性共价键。
1.中心原子化合价法: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
2、受力分析法:若已知键角(或空间结构),可进行受力分析,合力为0者为非极性分子。
3、同种原子组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4、极性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一方相对的显正电性。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形成的条件:1、当电子对两边的原子不同时,对电子的吸引力就不同,就会使电子对偏向于电负性大的原子。
形成极性。
2、当电子对两边的原子相同时,对电子的吸引了就相同,电子就不偏向哪边原子。
形成非极性。
非极性键的特点:1、同种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相等,成键电子对匀称地分布在两核之间,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
2、非极性键可存在于单质分子中,也可以存在于化合物分子中。
判断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口诀是什么?
判断极性键与非极性键口诀:相同原子形成的就是非极性键如氧气,不同原子形成的就是极性键。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
非极性键:慎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同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电荷在两个原子核附近对称地分布,因此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
这样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键。
判断方法:由相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如单质分子(Xn,n >1) ,如H2、Cl2 、O3、P4 等)和某些共价化合物( 如C2H2、C2H4、CH3CH2OH等)、某些离子化合物( 如Na2O2、CaC2等)含有非极性键。
极性键: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由于不同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使得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电荷是非对称分布的。
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键。
判断方法: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一般蔽模是极性键 。
如HCl、CO2、CCl4、SO42-、OH-等都含有极宏孝缓性键。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