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内阁制的含义和原则是什么,责任内阁制的原则是什么是英国的内阁制度起源于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从16世纪初直到18世纪初,内阁制依然处于萌芽状态的。
关于责任内阁制的含义和原则是什么,责任内阁制的原则是什么以及责任内阁制的含义和原则是什么,责任内阁制的含义和原则,责任内阁制的原则是什么,责任内阁制怎么理解,责任内阁制的概念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责任内阁制的含义和原则是什么,责任内阁制的原则是什么
英国的内阁制度起源于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从16世纪初直到18世纪初,内阁制依然处于萌芽状态。责任内阁制的含义责任内阁制又称“议会内阁制”。
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18世纪初始于英国,由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
内阁制与议会制相适应。
实行内阁制的国家,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联合组成,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
议会通过“不信任案”时,内阁必须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举行改选,以决定原内阁的去留。
有的国家,虽称政府为内阁,但政府并不对议会负责而由君主或总统直接操纵,这不是内阁制,而是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或总统制。
责任内阁制的原则1、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多数党的领袖为内阁首相,有任免内阁大臣的权利。
2、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共进退,共同负责政府的行政事务;
3、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权或通过国王解散议会(下院),重新选举,由选民(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存留。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形成过程:没有任何成文法律为依据,依靠惯例形成的。
起源: 16—18世纪初,枢密院中外交委员会;
形成: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内阁,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
发展:18世纪后期,形成内阁可以提前大选例;
完善:19世纪上半期,两党制度建立而完善。
什么是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又称“议会内阁制”。
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18世纪初始于英国,由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
内阁制与议会制相键兄芦适应。
实行内阁制的国家,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联合组成,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
议会通过“不信任案”时,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举行改选,以决定原内阁的去留。
扩展资料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最高稿带行政班子。
2、首相制度的形成。
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3、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4、国王权力的逐渐削弱。
5、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6、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尘宽科-责任内阁制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