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普点评

教育部双万计划与双一流有什么区别呢,教育部双万计划高校名单

  教育部双万计划与双一流有什么区别呢,教育部双万计划高校名单是近日,教育部决定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

  关于教育部双万计划与双一流有什么区别呢,教育部双万计划高校名单以及教育部双万计划与双一流有什么区别呢,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教育部双万计划高校名单,教育部双万计划结果公布,教育部双万计划名单公示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教育部双万计划与双一流有什么区别呢,教育部双万计划高校名单

教育部双万计划与双一流有什么区别呢,教育部双万计划高校名单

  近日,教育部决定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而在2015年,我国启动了“双一流”建设。

  同样都是“双”,“双万计划”和“双一流”有什么区别?又有哪些共同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双万计划”?什么是“双一流”?

  双万计划,是指教育部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建设一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双一流,也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简称。

  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部双万计划与双一流有什么区别?

  一、服务目标不同。

  “双一流”建设是要打造大国重器,它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是为提升我国整体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服务而来。

  从人才培养方面来讲,“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要培养世界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从科研创新的角度来讲,“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争做国际学术前沿并行者乃至领跑者;从服务经济社会的角度来讲,“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要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济社会主战场、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开展重点建设。

  当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流人才也是“双一流”建设目标,但是二者侧重不一样。

  服务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二者不在同一层级。

  如果说“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打造的“核武器”,那么“双万计划”就是发展高等教育的常规武器。

  二、涉及高校范围不同。

  “双一流”一个是精英选拔,数量有限,不过137所高校,没有入选的大部分高校只有羡慕的份;“双万计划”则具有“普惠”性质,有2万多个名额,大部分高校都有参与机会。

  即便高校综合实力较弱,也有机会在“双万计划”中分到一杯羹。

  因为再弱的高校,也有优势专业。

  入选“双一流”名单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除了郑州大学等3所高校之外,都是之前的985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95所校,大部分都是原来的211高校。

  可以说,“双一流”建设是在985、211工程基础上进行遴选的,属于赢者通吃。

  而“双万计划”不一样,因为层级没有那么高,名额较多,大部分高校都有参与机会。

  教育部双万计划与双一流有什么共同点?

  一、扶持优秀、分类发展,鼓励办出特色的路径一致

  “双一流”建设总的考虑是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原则,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

  而“双万计划”则对改革成效,师资力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提出了要求。

  要求突出示范领跑,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专业,引领带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推动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不管是“双一流”建设还是“双万计划”都强调分类发展、差别化发展,就是为了鼓励高校在定位明确的基础上办出特色。

  二、对高等教育格局的影响相似

  “双万计划”通知出台之后,有专家表示计划的实施有可能会造成扩大高校发展不均衡,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从985、211工程的实施开始,由于进入建设名单就能获得来自各方的更多支持,尤其是资金支持。

  原本差别不大的两所高校,一个进入211名单,一个没有进入211名单,后续发展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果,显现出很强的“马太效应”。

  “双一流”建设同样如此,虽然强调“双一流”建设名单将会实现动态调整,不搞终身制,但一旦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就意味着能够获得从中央到地方源源不断的资金、政策和资源支持,而没有入选的高校,所得到的支持将明显弱于前者。

  二者不在一条起跑线上竞争,后者也就很难超越前者。

  “双万计划”的实施同样要面临这样的问题。

  不用说不同高校之间,就是在同一所高校内两个不同的专业间,差距也有可能拉大。

  一个入选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一个没有入选,前者必然将获得学校更多的关注和投入,能够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

  资源是有限的,优质生源也是有限的,前者获得多了,后者所能获得的自然会缩减,在后续的竞争中,后者同样难以逆袭。

  综上所述,不管是“双万计划”还是“双一流”建设,都是利弊都有的。

  而如何避免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是“双一流”建设和“双万计划”共同的挑战,期待未来教育部对这方面的改变。

双万计划和双一流什么关系 区别是什么

   “双万计划”最早是于2019年4月9日教育部提出的一项计划。

  这一计划大都是针对一级学科来制定的。

  与“双一流”高校建设相比,“双万计划”更偏重于学科当中的建设。

  比如一些非双一流的高校,某些专业非常突出,其实就属于“双万计划”的培养对象了。

  

  

双一流、双高、双万

   从本次公布的情况来看,“双万计划”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高校的专业进行发展,而“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则是哪些已有一些高水平专业的院校了,两者的培养目标并不一致。

   所以说无论是“双一流”高校建设还是一流学科建设,都属于高校建设的范畴之内,整体上区别不大。

   “双万计划”:主要面向专业,重点在于培养高校的各类专业,其中本科专业计划慎圆规划也是按照专业大类来进行区分的。

   “双 一 流”:主要面向本科高校,目前有42所,重点为对于有优秀学科的高校的培养。

   “双高计划”:主要面向专科高校,整体发展与“双一流”类似,但其中院校涉及的专业相对来说较少一些。

双万计划与双一流有什么区别

   一、服务目标不同。

  

   “双一流”建设是要打造大国重器,它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是为提升我国整体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服务而来。

  从人才培养方面来讲,“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要培养世界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从科研创新的角度来讲,“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争做国际学术前沿并行者乃至领跑者;从服务经济社会的角度来讲,“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要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济社会主枝孝棚战场、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开展重点建设。

   当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流人才也是“双一流”建设目标,但是二者侧重不一样。

  服务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二者不在同一层级。

  如果说“双一流”建设是高等教育打造的“核武器”,那么“双万计划”就是发展高等教育的常规武器。

   二、涉及高校范围不同。

  

   “双一流”一个是精英选拔,数量有限,不过137所高校,没有入选的大部分高校只有羡慕的份;“双万计划”则具有“普惠”性质,有2万多个名额,大部分高校猛则都有参与机会。

  即便高校综合实力较弱,也有机会在“双万计划”中分到一杯羹。

  因为再弱的高校,也有优势专业。

   入选“双一流”名单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除了郑州大学等3所高校之外,都是之前的985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95所校,大部分都是原来的1高校。

  可以说,“双一流”建设是在985、1工程基础上进行遴选的,属于赢者通吃。

  而“双万计划”不一样,因为层级没有那么高,名额较多,大部分高校都有参与机会。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特视点评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